炎炎夏日
这些过敏原也得防着点
版次:10 作者:刘威
对于过敏性体质人群来说,春秋季比较容易被过敏“击中”,是不是到了夏天就安全些了?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银川市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学博士雷鸣表示,对过敏性体质人群来说,炎炎夏日生活中的过敏原也不少,也要注意躲着点,比如夏天被蚊虫叮咬,晒了太阳光,吃了某些水果,甚至佩戴了某些金属饰品、吹空调、游泳后等,都可能引发猝不及防的过敏。
对阳光过敏要注意避光
夏季阳光酷烈。为什么晒完太阳之后有些人的皮肤会莫名其妙起红疹,还伴有瘙痒症状?这可能是对阳光过敏了。
“夏天几乎不能晒太阳,出门时都要捂得严严实实,防晒衣、帽子、口罩一样都不能少,要不然裸露的皮肤就会奇痒无比……”市民刘女士就诊时自述阳光给自己带来的烦恼。
雷鸣表示,每到夏天,皮肤科门诊患者中,晒出日光性皮炎的明显增多。“日光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光敏感性皮肤病。表现为面、颈、手背等暴露部位出现红斑、丘疹、风团和水疱等皮疹。病变与日光照射密切相关,照射后皮损明显加重、痒感加剧。适当避光后则有好转,皮疹常反复发作,日久可发生苔藓样改变。一般到秋季以后逐渐减轻,可持续多年。”
患上了日光性皮炎,对于反应轻者,只要避开日光,一周左右症状可消退。对已发病者,切忌搔抓,要对症下药,可口服维生素C等药物,瘙痒严重者可口服抗组胺药。预防日光性皮炎,最主要和最基础的措施就是避光。
这些易致敏水果离远点
夏天,可口又营养的水果开始大量上市。但是对过敏性体质人群来说,某些水果却可能是危险品。
上周,朋友送了一箱桃子给小林,桃子果香四溢,小林立马洗了一个吃起来。没多久,她就觉得脸部和手部又热又痒。于是她赶紧到医院皮肤科就诊。经过病史问询和面诊,医生作出诊断:小林是典型的桃毛过敏。
雷鸣介绍,临床上发现,由一些水果引起过敏的例子可不少。“比如有的患者会对草莓、芒果、菠萝等水果过敏,有的人对桃毛比较敏感,还有人对杨桃、香蕉等水果过敏,也有患者因为吃了葡萄过敏。通常,患有皮炎、湿疹、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的人,更容易发生水果过敏现象。”
吃了水果后,出现哪些症状说明您可能已经过敏了呢?“水果引起的过敏症状有轻重缓急,一般情况下,过敏反应相对轻微的,主要会发生口唇边瘙痒、周围出现红斑脱皮,有灼热感等;稍微严重一些的,会出现水肿,如口唇肿胀、香肠嘴,甚至可能发生喉头水肿、咽喉有堵塞感等;更严重的还会出现全身症状,甚至过敏性休克。一旦出现周身皮疹、局部水肿、喉咙憋闷等症状,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雷鸣提醒。
蚊虫叮咬后也易招致过敏
一周前,因为天气热,市民李敏(化名)把去年买的凉席找出来铺上了。第二天早上睡觉起来后,李敏发现腿上莫名其妙起了不少红斑、风团,奇痒无比。于是,她赶紧来银川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就诊。该科主任雷鸣接诊患者后,根据其皮损表现,考虑丘疹性荨麻疹可能性较大。“患者近期刚刚新换了凉席,而这很可能是导致丘疹性荨麻疹发作的关键。”
丘疹性荨麻疹是指蚊虫叮咬后出现的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也就是人体对虫子的分泌物产生的皮肤过敏。这类虫子常见的有蚊子、毛毛虫、蜜蜂、蚂蚁等,还有肉眼难发现的虫子,如螨虫、跳蚤等。
雷鸣介绍,“被蚊虫叮咬后,每个人的症状不尽相同。有的人被蚊虫叮咬后,疙瘩会在短时间内消退;有的人像皮肤‘中毒’似的出现大面积红肿、硬块,甚至水疱,感到刺痛、灼热、奇痒。有些患者在旅行归来后到医院就诊,说小腿部出现了风团样症状,痒得受不了,这也是丘疹性荨麻疹的表现之一。”
刚被蚊虫叮咬后可用碱性的肥皂水清洗叮咬处,用冷水湿敷20分钟左右,或者到药店买炉甘石洗剂涂抹止痒。虫咬皮炎只要及时治疗,一般1~2周就会消退。如果瘙痒很严重,再考虑外用激素药膏,比如卤米松乳膏或者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同时内服一些抗过敏药。对于皮肤损害严重、渗水红肿明显者建议医院就诊治疗。
夏天人体出汗多,汗味恰恰是蚊虫最喜欢的味道,所以应勤洗澡,枕头、被褥、凉席勤换洗。室内床缝、地板缝等定期仔细打扫,防止蚊虫藏匿。夏季出游时,最好穿长衣长裤,将裤腿扎紧,可在外露的皮肤处涂抹风油精或花露水等驱虫药。
一吹空调就打喷嚏、流鼻涕
可能是过敏了
最近天热,24岁的小冯一到单位就打开办公室的空调,但结果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次吹一会儿空调,她就狂打喷嚏、流鼻涕,非常难受。来到医院就诊,接诊的医生诊断其为典型的过敏性鼻炎,吹空调可能是诱发该疾病的重要原因。
进入炎热夏季,空调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空调内部如果长时间不清洗,会积累大量灰尘和细菌,空调滤网容易滋生尘螨、霉菌等过敏原。一旦开启空调,这些污染物和过敏原就会随着冷风吹出,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呼吸道造成刺激。而且,开着空调,人们往往会紧闭门窗,空气不流通,无形中增加了敏感机会,就容易诱发或加重过敏性鼻炎。
对冷热空气变化较为敏感的人群,不建议长期吹空调。如果天气太热,可以将空调出风口调整,尽量不要对着面部吹。此外,空调的温度不要开得太低,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8℃。吹空调时,可以开加湿器,保持鼻黏膜湿度。
泳池消毒剂易刺激皮肤
炎炎夏日,很多人喜欢到游泳池里觅清凉。近日,市民马女士带8岁的女儿到一家游泳馆游泳。游泳结束回家后,因为玩得累了,孩子没冲澡倒头就睡。第二天醒来,马女士的女儿喊着身上痒,仔细一看,身上起了很多红疹。医生初步诊断说:“孩子属于过敏体质,可能是游泳池的消毒剂引起了孩子过敏,属于个体差异。”
游泳池里的化学消毒成分对过敏性体质的人群很不友好,容易导致皮肤刺激或敏感,出现潮红、荨麻疹等症状。
“过敏性体质人群还是尽量不要去公共游泳池。”雷鸣建议,如果要去,一定要选择正规、水质有保障的游泳池,尽量避免游泳高峰期下水。另外,游泳后,要用足量的温凉清水或是低刺激的弱酸性沐浴露彻底冲洗,洗净身上的氯制消毒剂。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