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村规民约、划定婚丧喜庆事宜“红线”……我市不断强化“法治+德治”作用
让婚姻新俗蔚然成风
版次:3 作者:范晓儒
日前,记者采访获悉,全区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自治提升行动开展以来,银川市创新婚姻礼遇模式,推动群众婚恋嫁娶观念明显转变。为常态长效治理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婚俗陋习,银川市持续将农村高额彩礼治理作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不断强化“法治+德治”作用,让婚姻新俗在银川蔚然成风。
“零彩礼”“低彩礼”,新婚夫妇购物享折扣、旅游有优惠,兴庆区推出农村婚俗新风“政策套餐”,为抵制高额彩礼、倡导婚俗新风保驾护航;“高额彩礼害处多,拖垮父母伤感情……”西夏区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宣讲活动,用幽默风趣的节目、鲜活的案例,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贺兰县金贵镇建立适婚青年、大龄青年底数台账,组织志愿者向36名适婚青年发放“抵制高额彩礼,倡导婚俗新风”倡议书;“我是党员,必须带头抵制高价彩礼,更不能让彩礼成为娃娃们美好生活的负担。”永宁县烽火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婉梅“零彩礼”嫁女儿引领新风尚,得到街坊邻居们的一致好评;喜庆的车身、五彩的内饰、大红的喜字,公交车变身浪漫婚车 ,开启新人浪漫低碳幸福生活……
“在强化法治保障作用上,我们认真落实《宁夏农村彩礼倡导性标准认定办法(试行)》等政策规定,明确各县(市)区彩礼倡导标准。按照明确上限、因地制宜的原则,自下而上按程序确定各村彩礼、礼金、婚宴倡导性标准,第一时间对外公示,营造全社会参与抵制农村高额彩礼的良好氛围。”银川市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说,同时指导各村规范修订村规民约、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划定婚丧喜庆事宜“红线”,明确彩礼、礼金和待客标准,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引导、教育、警示、约束的作用,着力提升治理工作效能。
在强化德治引领作用上,我市积极发动“五老”“乡贤”“农村红娘”等人员组建高额彩礼志愿服务劝导队,发挥村级“稻田守望”“巾帼志愿服务”等宣讲队作用,以“板凳会”“田间课堂”等贴近农民群众的方式,广泛开展高额彩礼治理主题宣讲、低彩礼零彩礼证书认定、礼遇嘉许政策解读等,切实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并大力运用新媒体平台对身边人的典型事例进行广泛宣传,倡导和鼓励广大群众从自身做起,树立文明节俭的现代婚嫁理念,持续拓宽受众覆盖面。 记者 范晓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