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提升老年助餐点为低收入家庭儿童免费接种HPV疫苗……

银川:始终将“一老一幼”放在心里

版次:04 作者:吴春霖

老年人在社区食堂安心用餐。

为经济困难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家庭养老床位1500张,为3000名低收入家庭儿童免费接种HPV疫苗,改造提升老年助餐点、老饭桌20家……今年以来,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全力办好银川市2024年民生“十心”实事,多措并举托起“一老一幼”稳稳的幸福。

建设家庭养老床位

让老人安心养老

当前,社区养老机构数量少且服务专业化程度参差不齐,居家养老成了多数老年人的优先选择。通过设置家庭养老床位,可以给高龄失能老人提供更多照护,是打造老龄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手段。

据银川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就是通过智能设备和适老化改造,把专业的照护服务向家庭延伸,提高老年人适应居家生活环境的能力,同时满足老年人在家享受专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

“我家安装了扶手、防滑垫、折叠沐浴椅,还改造了卧室插座,给我的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障,也带来了极大便利。”西夏区文昌路街道高桥家园居民哈秀琴高兴地说。去年以来,市民政局积极争取福彩公益金支持,持续推进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将其作为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的民生实事,纳入民政重点工作任务整体谋划推进。通过对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老年人的需求开展一对一分析评估,按照“一户一策”的方式,累计对1500户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帮助困难老年人由“养老”走向“享老”。

“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旨在进一步落实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帮扶救助机制,给他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安全的居家养老环境,让经济困难的失能老人、部分失能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善养’。”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6月份,我市已完成1418张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目前,正在逐步推进项目验收工作,对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验收,评估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工作成效。

关爱困境女童 免费接种HPV疫苗

作为银川市2024年民生“十心”实事之一,今年5月,银川市为全市低收入家庭适龄女童免费接种HPV疫苗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计划为银川3000余名低收入家庭适龄女童开展免费接种工作,实施对象为2009年9月1日至2015年3月30日期间出生的低收入家庭女童。

7月11日,在西夏区镇北堡镇中心卫生院,一位正在带孩子接种疫苗的家长告诉记者,早在去年时,她和孩子爸爸就计划等家庭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后,自费给女儿接种宫颈癌疫苗,没想到赶上了政府提供的免费接种服务。前期,镇上进行了摸底,当接到免费接种宫颈癌疫苗的通知时,她就赶快带着孩子前来接种。

记者从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了解到,前期,市卫健委制定并下发《银川市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免费接种HPV疫苗实施方案》,明确目标、确定项目内容、范围,完成全市低收入女童HPV疫苗接种人数摸底,共3220人。截至6月,我市已完成1529人的目标儿童接种。

此外,今年银川市2024年民生“十心”实事提出,加快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新增托位1000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2个。截至6月份,新增备案托位618个,成功申报2024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银川市0~3岁婴幼儿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中。

做好老年助餐 提升改造一批社区食堂

老年助餐服务既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近年来,银川市积极学习借鉴上海等城市的先进经验,按照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的思路进行改革,将原有的“老饭桌”统一更名为社区食堂(老年助餐点),统一门头标识,统一形象设计,统一编号纳入考核管理,并引进有实力的餐饮企业、物业公司,打造连锁助餐服务模式,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今年,银川市2024年民生“十心”实事提出,在全市改造提升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的助餐点、老饭桌20家,全方位为老年人提供实惠丰富的助餐服务,让老人在家门口享受幸福“食”光。

7月10日,记者走进西夏区书香苑社区食堂,只见餐台上摆满了多种菜肴,有素三鲜、白切鸡、蒜薹炒肉等,前来就餐的众多居民有序排队就餐。“我年纪大了自己做饭麻烦,子女又要上班,社区食堂开业了,今后,我就可以天天来吃饭。这里不仅菜品丰富,还经济实惠。”辖区居民张先生说。

据了解,书香苑社区食堂是社区6个小区居民生活圈配套养老服务项目,由银川市民政局负责建设,引进第三方经营管理,采用“养老+食堂”模式运营,形成楼上是活动中心、楼下是食堂的格局,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就餐休闲环境。书香苑社区党委书记孟妍辉告诉记者,自社区食堂正式营业以来,日均接待量达150余人次,其中老人、年轻人各占一半,到店就餐人员还包括附近居民和周边一些机构的上班族。

近年来,银川市坚持专业化的市场运营思路,探索社区自营、社会代管运营、服务外包、中央厨房配餐等多元化社区食堂运行管理模式,切实满足老年人对饭菜质量的高标准需求。为拓展惠民便民利民覆盖面,部分社区食堂还增设“老人生日餐”“幼小托管餐”“外卖窗口”等特色服务,结合不同人群需求,推出堂食就餐、规模配送、配送入户等个性化服务。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市本级预算改造提升10家社区食堂,截至目前,其中4家已投入运营,6家正在改造提升中,三区自行改造提升10家社区食堂,现已投入运营。值得一提的是,为提升智慧助餐监管能力,市民政局已为30家社区食堂安装智慧结算终端,实现刷脸付款、网上点餐配餐。

“老年助餐工作是关乎老年人福祉的重要民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我们将通过提升供餐质量、优化配送服务、拓展资金来源、强化专业管理、创新服务模式和鼓励社会参与等措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 吴春霖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