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茶韵,书香浓浓
版次:16 作者:杜清华
□杜清华(宁夏银川)
六月的最后一天,有幸参加了《银川晚报》壹度读书沙龙举办的“琴声·茶韵”古琴品茗雅集,这次活动让我享受到一种 “任红尘清浅,我静坐抚琴”的宁静自在和安详美好。古琴悠悠,悦耳悦心;茶香袅袅,岁月静好;书香浓浓,意犹未尽。
收获之一,聆听古琴,体悟古琴文化魅力。在简洁古朴的小院,嘉宾刘少鹏指尖触抚琴键,以一曲高古脱俗清新恬雅的《秋风词》拉开了活动的帷幕,琴音萦绕,琴韵袅袅,悠悠古琴涤人心,忘却世间烦扰。一曲作罢,刘老师将古琴知识及其文化魅力娓娓道来。他说,古琴形成于3000多年前,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传承至今,因其融高山流水之境、历史文化之蕴于一体,凝聚了天地灵气与日月精华,故成为千百年来中国文人雅士们爱不释手的器物,其韵致和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内在联系。
唐代的薛易简在其《琴诀》中论述说:“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古人素爱琴,以琴修身,可养心性、觅知音。所以有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美谈。今天,古琴是寂寞的,因它淡泊简朴,不合时人口味。但此时此刻,在我听来古琴是一种境界,而它的最高境界却为“清”。 不管是《良宵引》还是《梅花三弄》,或清婉、或奔涌、或平远,徜徉其间都有清澈纯净之境。或许吧,琴与琴人是孤独的,但缘于一切深邃的精神追求都是孤独的,这种孤独,独而不孤,有一种喧嚣浮躁抛之脑后的自在和逍遥。室雅何须大,琴韵绽芳华!
收获之二,素手茶香、琴瑟和鸣。古琴与茶艺,又是一个曼妙的组合。沙龙现场,我们还品鉴了南派功夫茶,了解茶艺文化。琴音空灵,茶韵悠远。室内,茶香缭绕,芳香四溢,笑语声声。窗外,云也逍遥,风也摇曳。一杯古茶伴知音,笑语声声话古今。把音乐沏在茶里,古书一卷,杯中就有了诗情画意,琴里知音唯渌水,茶中故旧是书友!书友的《黄帝内经》《中国美学十五讲》《蒙曼品最美唐诗四时之诗》等阅读分享荡漾了茶色的涟漪,发人幽思。与君初相识,犹似故人来。
对于古琴而言,“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琴乐可洗涤人心,端正人心,禁止歪斜之念侵蚀人心。陶渊明曾有诗云:“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唯愿我们在虚静高雅的琴声、茶香、书韵中体悟 “弦外之音”“韵外之致”,留一份悠长思念,留一份高雅情趣,丰盈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