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里
孩子如何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版次:10 作者:刘威
孩子经常生病,月月到医院报到;给孩子好吃好喝,就是不长个;用尽各种招数,哄孩子吃个饭要一个小时;孩子鼻炎、湿疹、过敏体质,换季特别难带……说起孩子的养育问题,不少父母都是一个脑袋两头大。
最热的“三伏天”,自然界阳气正足,也是儿童调养身体、增强免疫力的黄金期。因此家长可利用“三伏天”来调理小儿虚弱体质,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那么,热气腾腾的“三伏天”里,哪些中医方法有助于孩子增强体质、治疗预防相关疾病呢?银川市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闫亚飞为家长支招。
1
冬病夏治
趁热带孩子来贴“三伏贴”
今年入伏第一天,市民吴女士就带着6岁的女儿来到银川市中医医院儿科贴“三伏贴”。“自从去年偶然尝试了‘三伏贴’后,女儿鼻炎症状明显改善,感冒发烧频率也大大降低了。今年一入伏,我就迫不及待地带着女儿再次来贴敷巩固一下。”吴女士告诉医生。
孩子也适合“三伏贴”?“有些孩子先天禀赋不足,正气虚弱,季节变化时更容易感冒、生病,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同时,近些年来儿童慢性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等问题日渐增多,严重影响到儿童的身心健康。上述疾病大多数归咎于寒性体质,儿童版‘三伏贴’可以通过驱散体内寒气,有效改善孩子体质,达到治病及未病先防的作用。另外,儿童生机旺盛、精力充沛,生病以后机体的修复能力较强,同时对药物的治疗反应也较成人敏捷,所以更适合‘三伏贴’治疗。临床上发现,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慢性咳嗽、哮喘、消化不良、厌食、腹泻、小儿遗尿等,都可以尝试使用‘三伏贴’进行改善。”闫亚飞表示。
2
并非人人适用
家长别随意给孩子贴“三伏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市民在家自行贴“三伏贴”,还会让孩子跟着一起贴。但其实,儿童敷贴在药物的选择、药量的配比以及穴位的选择上均与成人有所不同。“比如儿童版‘三伏贴’与成人版相比,药效更温和,对皮肤刺激作用小,更容易被儿童接受。”闫亚飞也强调,“三伏贴”并不适用于所有患儿,贴敷前应让中医大夫辨明体质和疾病性质,不要盲目在家进行。
虽然儿童“三伏贴”在频率和次数上与成人无异,但也有些事项需要注意。“儿童使用‘三伏贴’有年龄限制,一般需要3岁以后开始。儿童在贴敷期间,禁食生冷、海鲜、牛羊肉、辛辣刺激性食物,贴敷当天最好不洗澡,可用干毛巾擦身,注意保暖,避免吹空调、风扇。另外,首次贴敷应密切观察孩子局部皮肤的情况,出现轻度痒感,属正常反应;若皮肤出现剧烈瘙痒、疼痛、红肿等现象,应立即揭掉药贴。通常,儿童贴敷时间为0.5~4小时,具体贴敷时间可根据孩子年龄及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孩子的体质和耐受能力。孩子如感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家长应及时取下。”闫亚飞提醒,热性疾病、阴虚火旺、部分过敏体质的儿童,以及感冒期间的儿童,均不宜敷贴。
3
小儿推拿也可提高免疫力
小儿推拿作为传统中医防治儿童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调节气血、疏通经络、增强免疫力的功效。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经络通达,气血旺盛。在“三伏天”做小儿推拿可以有效改善鼻炎、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消化不良、遗尿等。
闫亚飞介绍,比如针对过敏性鼻炎,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包括:推坎宫,揉太阳穴,拿风池,按揉迎香穴,按揉鼻通穴,擦鼻两旁,清肺经,补脾经,点揉肺俞等;针对儿童咳嗽,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清肺平肝,揉膻中穴,揉乳根、乳旁穴,揉擦肺俞,开璇玑等;针对儿童消化不良,常用推拿手法包括:补脾经、按揉板门,清大肠,摩、揉、振腹,摩、揉、振神阙、中脘,点揉足三里等。
炎夏给孩子调理体质,家长也可给孩子捏捏脊。捏脊能调和阴阳,培补元气,长期坚持,能明显增强孩子的体质。操作方法:两手拇指置于脊柱两侧,食指、中指前按,同时用力提拿皮肤,沿小儿背部膀胱经(脊柱正中旁开1.5寸)由尾骨至大椎自下而上,交替捻动向前,同时捏三下提一下,操作3遍。然后用一手沿背部脊柱,自尾骨至大椎自下而上捏之,捏三下提一下。
4
儿童冬病夏治
也可试试这些方法
闫亚飞说,儿童冬病夏治的手段可不止“三伏贴”、推拿,还包括艾灸、拔罐、口服汤药等。
艾灸疗法具有温通经络、祛寒除湿的功效,在“三伏天”配合“三伏贴”等外治手段,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对过敏性鼻炎、哮喘、肠系膜淋巴结炎、遗尿、消化不良等具有良好的效果。
拔罐疗法具有促进气血流畅、祛风、散寒、止痛的功效,可改善哮喘、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腹痛、遗尿等。另外,根据儿童不同的症状,应选择合适的中药汤剂口服,可调理儿童体质,调节体内阴阳平衡,起到治病预防的功效。
小贴士
炎夏儿童饮食
注意这几点
伏天,孩子热得没有胃口,这个时候家长更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平时最好吃些清淡的食物,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防止孩子不消化。“入伏后虽然更热了,但不建议孩子过量喝冷饮,也不要贪凉。如果孩子长期处于温度较低的空调房,喜欢喝冷饮、吃冰西瓜,会影响脾胃和消化吸收,从而影响身高和发育。”闫亚飞提醒。
“三伏天”还要注意给孩子补充水分,可适量饮用绿豆汤等具有清热解暑功效的饮品。暑湿最旺之时,可以适当给孩子煲些健脾祛暑、益气养阴的汤水,可选用莲蓬、莲叶、芡实、冬瓜、薏米等食材。如果孩子脾胃偏弱,可用莲子、淮山、茯苓、白术煲些益气健脾的汤水。平时还可给孩子泡些陈皮水来喝,或在汤水中加些陈皮,有健脾醒胃的功效。
虽然目前孩子已经放暑假了,但家长应合理安排儿童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适当的户外运动可以增强孩子的抗病能力。伏天的锻炼最好在清晨或者傍晚较为凉爽舒适时进行。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