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孩子意外受伤多
正确应急处理这么做
版次:11 作者:刘威
暑期已至,孩子们开始了愉快的暑假生活。但每年7~8月的暑假期间,也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期。记者从医院急诊科了解到,暑假期间,排在前几位的意外伤害主要是高处跌落、摔倒受伤、烧烫伤、宠物抓咬伤等。医生提醒,家长们若能掌握正确防护常识和急救措施,可有效避免孩子遭受意外伤,并在伤后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1
不慎坠落、摔倒
注意观察孩子意识状态
暑假正是孩子们玩得最嗨的时候,有时难免攀爬高处。孩子在玩耍过程中,如果不慎从高处坠落,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亮建议,家长首先需确认孩子的意识状态,检查眼耳口鼻是否出血,判断孩子是否出现视力模糊,观察精神状态是否出现异常。“如果孩子是头朝下从高处摔下来,并且是后脑勺着地,这属于比较危险的情况,要警惕颅脑创伤的危险可能。家长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状态,如果出现脸色发白、眼神发直、爱睡觉、喷射状呕吐、走路摇晃、抽搐、意识不清等情况,要立刻带孩子就医。若发现孩子有骨折,先寻找可固定的物品,如木棍、枝条等捆扎、固定患肢,并且及时就诊。”
“暑期,孩子发生交通伤害的也不少。比如,坐在电动车上不戴头盔的孩子就是意外受伤的高危人群。前段时间,我们接诊了一个头部受伤的孩子。当时,这个孩子坐着妈妈驾驶的电动车,电动车不慎撞上护栏,导致人车倒地。后座的孩子因没有佩戴安全头盔,在事故中被摔成了脑震荡。还有孩子玩平衡车时不戴头盔,不小心摔倒后发生脑出血住院的。”张亮医生回忆说。
孩子摔倒以后,出现什么症状可能提示您是发生了脑震荡或者脑出血呢?张亮医生说:“孩子摔倒后,如果出现昏迷或短暂意识丧失,同时伴有嗜睡、恶心、呕吐,或者出现逆行性遗忘,不能回忆当时的事情经过,这时候都需要及时就诊。”
2
烧烫伤后先用冷水冲洗至少20分钟
暑假期间,有时孩子会被上班的父母独自留在家中。孩子夏天衣服穿得少,皮肤暴露多,加之没有父母陪同,就容易被烧烫伤。“每到暑假都有孩子因为不小心打翻热水、热汤被烫伤送医的。为了避免孩子被烫伤,最好的办法是尽量让孩子远离热水瓶和汤锅,尽量远离火源。”张亮医生提醒家长。
万一孩子被烫伤了怎么办?张亮医生说:“孩子意外被热液或是蒸汽烫伤,如果烫伤面积不大,应立即用流动的凉水冲洗烫伤部位。坚持冲洗20分钟以上,可以收缩毛细血管,从而减少水肿、止痛。如果烫伤部位有附着衣物等,要边冲边用轻柔的动作脱掉外衣。如有水泡,不可压破,以免引起感染。”一般开水、热汽烫伤形成的水泡是无菌的,表皮没有破损,此时如果水泡不是很大,不需要挑破。水泡不挑破,皮肤就是完整的,细菌不易进入,也不易发生感染。正确处理后,用干净的布将伤口保护好,情况严重的烫伤应及时就医。
需要提醒的是,不慎发生烧烫伤后,创面不要抹红药水、紫药水等有色药液,也不要用牙膏、烟灰等涂抹患处,以免造成感染。
3
被宠物抓咬后及时打狂犬病疫苗
“医生,孩子的手被院子里的小猫抓伤了,需要打狂犬疫苗吗?”上周末,市民张女士带6岁的女儿来到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张女士告诉医生,小猫是家属院看门房的阿姨养的,当天女儿像往常一样与猫咪玩耍,没想到一向温顺的小猫突然抓了孩子,孩子手指上有明显的抓痕。医生对伤口进行冲洗后,及时为孩子注射了狂犬病疫苗。
“夏季人们衣着单薄,裸露在外面的皮肤较多,更容易被咬伤。另外,夏季天气炎热猫狗等动物也会燥热不安,就更容易咬人。再加上夏季放暑假,孩子们与猫狗接触的机会更多,发生动物抓伤咬伤几率也就更大。”张亮医生提醒,只要被猫狗等宠物抓咬,皮肤出现划痕或牙印,不管有没有出血,不管伤口有多浅,都说明皮肤破损,就存在感染病毒的风险。这时应尽快用肥皂水冲洗被咬伤口15分钟以上,尽量把含病毒的唾液、血水冲掉。随后尽快到医院就诊,及时接种狂犬疫苗,不应存在“自家宠物已接种疫苗”的侥幸心理。
通常,被宠物咬伤后,注射狂犬疫苗越早,免疫效果越好,获得保护的效果越好。需要注意的是,狂犬疫苗一定要严格遵医嘱按要求接种,切不可随意中断。通常,建议在被咬伤后24小时之内注射第一针狂犬疫苗,之后在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各注射狂犬疫苗1剂,共5针,一般要求一个月内打完全程。
4
发生擦伤挫伤 要区别应对
暑假的第二天,初一男孩小熙(化名)和同学骑自行车下坡时,车刹不住,小熙摔倒了,脸、胳膊、腿擦伤严重,不得不去医院治疗。
暑期,一些男孩会选择骑自行车、玩轮滑等活动。夏天穿的衣服少,一旦摔倒,就很容易发生擦伤、挫伤。
张亮介绍,发生擦伤后,可能会出现轻微渗血。可以用肥皂搭配清水,对表皮伤口进行冲洗,也可用碘伏进行表面涂抹。如果擦伤较重,出现肿胀或渗液,可适当使用消炎的外用药膏。如果发生挫伤,没有表皮出血,表现为肿胀、皮肤淤青,建议24~48小时之内进行冷敷,不要揉搓受伤部位,直到肿胀与疼痛减轻。如果挫伤发生在身体的腹部、胸部等重要部位,则一定要去医院拍片,确认是否伤及脏器。
建议
暑期
这些危险要避开
家具、物品如有尖锐的边角,最好用防撞条包裹。家中尖锐的物品要收好,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阳台、窗口不应摆放桌椅类物品,防止儿童攀爬,家中窗户宜安装防护装置。
在小区内玩耍时,家长要提醒教育孩子尽量不要追逐打闹。骑自行车、玩滑板车时,也要格外小心发生碰撞。
家长应约束孩子不要随意去挑逗小动物,特别是与自己不熟悉的动物。
多一分监护,孩子就少一分风险。张亮医生最后提醒,孩子天性活泼好动,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除了要确保家庭环境安全,还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提高避险、防护意识,才能让危险远离。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