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缺口大!家政服务“培”出未来
版次:15 作者:新华社
今年6月,为优化家政服务供给,人社部等7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家政服务职业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完善家政服务职业标准体系。业内人士表示,供需失衡的现状,对市场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面对家政行业用工缺口较大、服务质量欠缺等问题,家政平台应该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加快技能型人才队伍培育,用标准推动市场良币驱逐劣币,与更多优秀的从业者共享当前市场扩容的红利。”
新供给——
家政职培力促行业提质扩容
母婴照护、老人护理、烹饪保洁、整理收纳……近年来,多元化、个性化的家政服务需求不断涌现,带动了相关产业迅猛发展。据行业协会测算,目前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实际需求已超过5000万人。
但市场井喷的另一面,是行业缺乏统一的服务标准、从业人员缺少正规机构培训和认证等问题带来的优质供给不足。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目前实际从业人员约为3000万人,市场供给“缺口很大”。
“我们强制职业培训,其实是希望推动行业向人员规范化和服务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给消费者提供更加舒心的体验。而培训后,从业者也会获得更多技能以及收入,可以更加稳定地从事工作。”白莹所在平台58同城高级副总裁李子健告诉记者,从家政行业发展趋势来看,专业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也带动市场对于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要求在逐渐提高,具备3种以上专业技能、不低于2年工作经历、用户满意度高的家政人员往往更受欢迎。
但供给侧的现状是,家政行业从业者学历初中或中专居多且年龄偏大,主动学习的意愿不高,“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和叔叔阿姨们强调培训不是目的,用好的服务赚更多才是大家期待的结果。”李子健说。
据介绍,公司的培训目前已涵盖保姆、保洁、月嫂、育儿嫂、养老护理5大品类、18个工种,拥有30多门细分课程。
新规范——行业发展亟待数字化规范化
除了供需结构失衡的问题外,多位行业人士也向记者坦言,行业目前的更大问题是各方管理标准不一,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发生:这背后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行业数字化程度低,比如多数消费者还是靠朋友推荐、线下门店找服务,商家还是靠电话、微信找活,不仅效率低下、服务没有保证,这也让业务发展无法规范化。“就像网约车出现之前,信息不透明,市场上充斥大量黑车。”李子健说。
“事实上,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数字化来解决,在58到家,家政服务人员体检、合同签约、款项支付、保险以及售后服务等各类信息都已实现数字化管理,实现对每位家政服务人员的每份订单全流程可控,让从业者干得明白,消费者用得放心。”据李子健介绍,目前这些信息也已面向行业开放,力推提升行业线上化率。
“如果靠我们自己,对阿姨做严格的身份认证和背景调查就非常困难。同平台合作后,我们的工作更加成体系。数字化家政让公司和阿姨都更加轻松。”北京聚康宝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有关部门也在持续推动行业规范化进程。今年6月,为优化家政服务供给,人社部等7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家政服务职业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强家政服务职业化建设的10条任务举措。
其中《意见》明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家政服务需求变化,适时增设和制(修)订家政服务相关职业(工种)国家职业标准,进一步完善家政服务职业分类,拓宽职业发展通道。完善家政服务职业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积极推进家政服务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鼓励家政企业、家政培训机构引导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并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新前景——家政培训业务的新未来
在业内专家看来,家政行业是一个高度非标的服务行业,从消费者提出服务需求到被满足服务,需要经过家政公司、经纪人、劳动者的多方参与,规范性和标准化有待提升,“随着消费者需求进一步细分和家政公司竞争加大,家政行业未来也会不断优化供给、制定更详细的管理规范,促进行业发展。”近年来,有关部门也在持续推动行业规范化进程。今年6月,7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家政服务职业化建设的意见》,就是一项提升家政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
李子健认为,家政培训的未来前景光明,随着更多培训课程的开发和完善,家政从业者将获得更广泛的技能和职业认证,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家政服务平台也将通过数字化和标准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