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客厅化装修,让家只为悦己
版次:12 作者:吴璇
客厅一角可以养花品茗。记者 郎凯 摄
为孩子们设置阅读区。
记者 李靖 摄
曾几何时,客厅堪称是一个家庭的“脸面”,也是装修中着墨最多、彰显主人个性的地方。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审美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客厅装修时更关注自身需求和实际功能。
对他们而言,客厅更像是一个自由空间,去客厅化装修渐渐风行起来。如今,这股风潮已经吹到银川。去客厅化的小家,不为“脸面”贴金,只为自在悦己。
打通卧室客厅
视野更开阔
从业十余年的设计师小伊(化名),前不久刚为中梁印小区一户顾客出过去客厅化的设计图。这位顾客是位年轻小伙子。虽然从事的是相对严谨的工作,但不想要家里太过古板,于是就把自己的需求告诉了小伊。
小伊说:“这户最大的特点就是卧室和客厅融为一体。其实一进门原是客厅,入户门的对面是卧室。户主想要让视野更开阔,空间更宽敞,于是就将卧室的门和墙打掉,把卧室空间融入了客厅。这样做不仅扩展了空间,还让不同的生活场景更流畅地连接起来。”
为了进一步在视觉上拓展空间,设计师小伊选择用白色作为客厅背景墙的颜色,再点缀一些自然的咖色,整个空间一下子有种静谧空旷的感觉。同时,她还用了一些精致的线条,让空间多了些许立体感,也平添了几分格调。
不要沙发和茶几
文艺氛围更舒适
无独有偶,家住万科翡翠花园的刘敏,也把自己的家设计成了去客厅化的样子。作为一位文艺范儿女青年,刘敏喜欢读书,热爱电影艺术,因此整个客厅的设计都是围绕自己的喜好来装修的。
刘敏抛弃了传统的沙发和茶几,改成了一个很大的地台,地台上面铺着软软的垫子,想坐想躺自在随心。地台的侧边还做了抽屉,用来收纳各种小物件。原来的电视墙被打造成了一整面书柜,里面放着她最喜欢的书籍和从各地淘来的文创产品。浓厚的文化氛围充满了整个房间。
刘敏说:“我最喜欢的其实是客厅的一张长桌,那是我从旧货市场淘来的,非常简单的桌子,但是足够大。除了看书、工作、吃饭外,在上面练练字、画个画什么的,都能施展开,丝毫不受影响,特别方便。”
去客厅化,赋予生活更多可能
在小伊看来,去客厅化并不是完全摒弃客厅,而是打破传统客厅的布局和功能设定,赋予生活更多的可能。“这当然也是现代人社交方式的转变所造成的。”她说,相对于60后和70后,80后和90后的社交生活更加独立,大部分人在职场上疲于应付各种人和事,回到家中就只想放空自己。对于他们来说,沙发和茶几是可有可无的。
小伊说:“一个可以放很多书的大书柜,一个吧台和一个酒柜,或是一片可以随意舒展身体的瑜伽空间,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更重要的。”
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独居,卧室的私密性也显得不再那么重要。很多人会选择将卧室和客厅打通,让整个空间更加连贯,通透敞亮生活成了另一种有趣追求。
“当然了,既然已经选择了去客厅化,也就没必要再拘泥于其他形式,完全可以选择一些好搬运的单人座椅和沙发,营造出不同的使用场景。”小伊说。
做好规划设计,让家盛满欢喜
当然,要想做好去客厅化设计,也不能仅凭想象,毫无章法。
“首先肯定要先明确需求,仔细考虑好你的生活方式和实际需求,如果有孩子,要给孩子分别规划学习和玩耍的区域;如果喜欢阅读,可以设置一个舒适的阅读区;喜欢品酒,可以设计一个吧台。通过合理规划,客厅其实可以兼顾多种功能。”小伊说,如果客厅承载的功能比较多,一定要做好规划,让各个功能区之间过渡自然。
在家具的选择方面,她建议选择一些方便移动、可组合的家具。小伊曾为一位女顾客做过客厅吧台,既可以展开又可以折叠,生活空间自由切换,惬意极了。
记者 吴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