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鼻塞、鼻出血、头痛

有可能是鼻中隔长“偏”了

版次:10 作者:刘威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生活中有人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经常鼻腔干燥、鼻腔出血,甚至有时还伴有鼻塞、头痛发作……起初总以为是上火或者是患上了鼻炎,时间长了非但不见好转,反而日益严重。这是怎么回事呢?耳鼻咽喉科医师指出,如果鼻腔反复出血或出现鼻塞、头痛等症状,也可能是鼻中隔偏曲作怪, 建议做个鼻镜、鼻窦CT检查。

1

女子鼻塞头痛

竟是鼻中隔偏曲作祟

30岁的市民张女士,近半年来经常出现鼻塞症状,有时还觉得头痛,本以为是鼻炎造成的,坚持使用鼻炎药物后症状并无好转。近日,饱受折磨的张女士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进行鼻镜等相关检查后确定张女士为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而这也是张女士经常鼻塞、头痛的主要原因。“鼻中隔在哪?它怎么就偏了呢?”张女士很不解。

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鼻中隔偏曲。宁夏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邓斌介绍,人体有左右两侧鼻腔,把它们从中间分隔开的这个“承重墙”,我们就叫鼻中隔,它对应的鼻子外面的位置是鼻梁。一般来说,鼻中隔基本应该是垂直居中的,但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鼻中隔都不是完全笔直的,都会或多或少偏向一侧或两侧都偏曲。偏曲的鼻中隔可能呈“C”形、“S”形偏曲,也可见尖锥样的棘突、由前向后的嵴突。当鼻中隔偏曲的程度较大引起相应的不适症状后,我们就称之为鼻中隔偏曲。

2

鼻中隔为啥会跑偏?

那么,鼻中隔偏曲是怎么形成的呢?邓斌医生具体介绍,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发育异常。鼻中隔在胚胎期由几块软骨组成,如在生长发育和骨化过程中生长速度不均衡,则可形成畸形或偏曲。

2.鼻外伤。多发生在儿童期,因组成鼻中隔的各个部分尚在发育阶段,故儿童期症状多不明显。成人的外伤也可发生鼻中隔偏曲或鼻中隔软骨脱位,如鼻中隔软骨段均发生偏斜并偏向一侧形成歪鼻。

3.鼻腔、鼻窦肿瘤。一些生长缓慢的鼻腔或鼻窦肿瘤,生长较大时,可挤压鼻中隔,导致鼻中隔偏曲。

3

鼻中隔偏曲可能带来很多麻烦

鼻塞、鼻出血、头痛是鼻中隔偏曲的三大典型症状。它给我们健康带来的麻烦也不少。

鼻塞为鼻中隔偏曲的主要症状,具有交替性或持续性。鼻中隔向一侧偏曲者,常为单侧鼻塞;向双侧偏曲者,则鼻塞多为双侧。但一侧偏曲者如对侧出现了下鼻甲肥大,也可出现双侧鼻塞。

鼻中隔偏曲者常会出现鼻出血,主要原因就是在偏曲的位置,特别是在凸起面黏膜是比较薄的,鼻中隔偏曲面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如天气干燥、长期鼻塞、经常用力擤鼻或抠挖鼻子,都会造成黏膜破损,致使黏膜糜烂、出血。

鼻中隔偏曲会刺激腺体,使鼻分泌物增多,继发感染刺激鼻黏膜,分泌亢进,多为黏液性或黏脓性分泌物。若伴鼻窦感染,则为脓性。

除此之外,鼻中隔偏曲如果累及邻近器官,可能导致咽鼓管通气阻力增加,出现耳鸣、耳闭等症状。长期鼻塞、口呼吸,可在睡眠时产生严重的鼾声。

4

发现鼻中隔偏曲,要不要手术?

大部分人有鼻中隔偏曲,但并无明显临床症状,此类偏曲又称为生理性鼻中隔偏曲,一般不必处理。有临床症状并经检查有鼻中隔偏曲者,诊断为病理性鼻中隔偏曲,就需要引起重视。

对于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炎反复发作的患者,一般先以药物进行保守治疗。如鼻用喷鼻剂,配合内服常规的治疗鼻炎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程的进展。而在鼻出血发作时,可采用冷敷、压迫止血、鼻内填塞等外治法止血。对于保守治疗效果欠佳,鼻塞、流脓鼻涕、头晕、流鼻血、打鼾等特别严重,且主因是鼻中隔偏曲导致者,可考虑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手术一般被称为“鼻中隔矫正术或鼻中隔成形术”,目的是纠正鼻中隔的偏曲,改善鼻腔通气。手术一般在内镜下进行。

5

如何预防?

虽然遗传因素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预防鼻中隔偏曲。

首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鼻部的外伤,特别是参与高风险活动时要佩戴防护装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的作息、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锻炼。预防感冒:避免受凉和保持免疫系统的健康,可以减少感冒和其他呼吸道感染,从而降低鼻中隔偏曲的风险。积极治疗鼻部疾病:及时治疗鼻部疾病,如鼻炎、鼻窦炎等,可以减轻炎症对鼻中隔的影响,有助于维持鼻腔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6

患者日常要注意这些细节

另外,对于已经确诊的鼻中隔偏曲患者,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么?“鼻中隔偏曲合并鼻出血者,需保持鼻腔湿润,避免到空气干燥或灰尘多的环境中,可采用空气加湿或油类滴鼻方法保湿。改正不良卫生习惯,不要用手挖鼻,避免用力擤鼻涕,打喷嚏时张开嘴可减小鼻腔压力。另外,鼻中隔矫正术后需定期复查,长期随诊。手术恢复期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忌烟酒。”邓斌医生建议。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