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

河流的表达方式

版次:12 作者:朱敏

去临河镇采风,又见到黄河。泥沙滚滚,流速迅急,不时地翻涌着硕大的浪花。宁夏七八月的黄河段好像一直如此。之前每年暑假回老家,坐在黄河岸边,铺展在眼前的黄河像是一条橙黄色的巨龙,蜿蜒扭转着身子,由西向东,奔流而去。

在宁夏,好像再没有比黄河更能抚慰孤独惆怅情绪的风景了。春之青,夏之浊,秋之翠,冬之白,以四季颜色的变化更迭着时间的滑轮,而我们,都是滑轮之下的尘埃,无论怀着怎样的心情,都被一一掠过。

我在黄河岸边长大。在未见到黄河之前先听到黄河。三四岁有了懵懂记忆,坐在院子里听外婆和邻居聊天,说谁谁谁家的孩子糟了(死了),才不到一岁,家里的二叔把孩子漂黄河里了。我问外婆,为什么要扔到黄河里,外婆说,黄河水能带到很远的地方。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唯独想象力发达,经常陷入一种恐惧。

五六岁跟着母亲回黄河对岸的自己家,第一次见到黄河,大概是秋天,蹲在岸边的鹅卵石上等羊皮筏子。双手拄着下巴,呆呆地看黄河,那么宽阔,那么奔涌,黄河的对岸仿佛是天尽头。我想到了死去的孩子,不敢过黄河了,嘤嘤嗡嗡地哭,又不敢让母亲看见,在羊皮筏子划过来前,偷偷抹掉眼泪。蹲在羊皮筏子上,黄河水一浪一浪地涌上来,漫湿了我的塑料凉鞋,漫湿了我的粉色尼龙袜子,漫湿了我的记忆。

等过了黄河回头看,我仿佛从天的一边渡到了另一边,真是奇迹。后来我们坐渡轮,渡轮好一些,没那么恐惧,但晕船。我每次上船,母亲都让我紧紧闭着眼睛,把我拉在怀里,只听到突突突的柴油发动机的声音。再后来,有了黄河大桥,我们一遍遍地从桥这头走到桥那头,从“六一”儿童节走到生日,从中考走到高考,从初恋走到结婚,从孩子走到为人母。县城太小,无处可游玩,仿佛所有重要的日子都要在桥上桥下度过,眼里看的是黄河,心里的思绪却是千千结。

我在黄河岸边看过朝阳,也送过落日,开心大笑过,也默默流过泪。人生悲欢,仿佛都被这条河流看在眼里,而我也只是芸芸众生中微不足道的一个,这样算下来,这条河流承载着我们多少情感的负重啊。我们用欢喜、悲伤、愤怒表达我们的情绪,河流呢,她会怎样?那些浪花可能就是她的表达,那些流速可能就是她的表达,那些四季分明的水流颜色可能就是她的表达。无论如何,她最终带着我们心中无法向外人道的所有希冀和痛苦流归大海,这是她对我们活在人世无限悲悯的慈悲。

◇朱敏 (宁夏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