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鸣:

魔方——梦想、创造与坚持的魔法

版次:13 作者:李尚

带孩子们一起感受魔方的奇妙。

用魔方拼出的《黑神话:悟空》海报。

赵子鸣

魔方拼就的运动员王楚钦头像。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讲述人:赵子鸣

职业:魔方教练

讲述时间:2024年9月6日

讲述地点:银川

编者按:

随着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爆火,宁夏小伙赵子鸣以独特的方式致敬了这一经典角色——他用魔方拼出了栩栩如生的悟空形象,其创意与技艺令人惊艳。从童年对魔方的初识到如今的创意无限,赵子鸣用魔方编织了一段段关于热爱、挑战的故事,展现了魔方这一简单玩具背后蕴含的无限可能。

最初接触

魔方的日子

魔方诞生于1974年,是一位匈牙利建筑学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空间与立体,亲手缔造了这一传奇玩具。魔方,自诞生之初便承载着培养立体思维的重任。它要求你不仅关注眼前的色彩,更要全方位地审视左右、上下、前后,这种对空间的敏锐感知。

回想起最初接触魔方的日子,还是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时,魔方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宝藏,我历经曲折,终于通过一张附赠的小纸条,和姑父一起研究了数周,学会了它的复原。那时的我,最快能在40秒内完成,这在当时可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因为玩魔方的人并不多,我几乎没遇到过比我更快的。

进入高中,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新华书店我发现了一本魔方书,里面记载着上百条复杂的公式。那份对魔方的热爱再次被点燃,我如饥似渴地背诵这些公式,整整一个月,终于将它们全部掌握,我的成绩也提升到了20秒左右。那份成就感,至今仍让我激动不已。

让更多人

走进魔方的世界

在银川九中,我组织起了魔方社团,并策划举办了多次比赛。记得当时为了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我直接写了份策划案去找校长,幸运的是,校长非常支持我们的活动,还批了经费购买奖品。社团成立后,吸引了四五十位同学的加入,我们一起学习、交流,享受着魔方带来的乐趣。

高三时,由于学业压力,我暂时放下了魔方。但上了大学后,我再次找到了它的身影。学校数学节的魔方比赛让我重燃热情,而这次,我不仅参与了比赛,还在校园内成立了魔方社团。

大一假期,我为了赚取零花钱,在公园门口摆起了魔方小摊,还附带小板凳教学,让路人体验了解魔方的乐趣;大二起,寒暑假回银川,我转而组织起儿童魔方学习班,与小学托管中心合作,周末教授魔方技巧,之后慢慢走向创业的道路。

起初,手里没什么资金,得益于一位编程教育机构的姐姐帮助,她的空闲教室成了我免费的课堂。后来我经常做志愿者服务的街道办事处又给我介绍了一个地方,开展教学。如今,一切步入正轨,我租下了自己的小工作室,继续引领更多孩子走进魔方的奇妙世界。

思维与意志的极致磨砺

学习魔方,入门或许不难,但要精通,却需专注力、逻辑思维与手眼协调能力的完美融合。在复原的过程中,任何一丝分神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因为每一步都紧密相连,环环相扣。高手们更是能在拼第一个十字时,便预见到后续两层的布局,这种预判能力,正是逻辑思维魅力的体现。

从我的经验来看,从300秒入门到两分钟进阶,再到一分钟以内的高手境界,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与智慧。通过不断学习新公式,优化步骤,时间得以缩短。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将技巧转化为肌肉记忆,这需要无数次的重复练习。当你能在40秒内完成魔方复原,竞速之门便向你敞开。而要达到近20秒的极限,除了扎实的公式基础,更需成千上万次的刻苦训练,以及预判技巧的灵活运用。

在我看来,通过不懈努力,大多数人都能跨越至15秒的门槛。至于更高的境界,或许还需一点天赋的加持。但无论如何,魔方带给我们的,远不止速度与荣耀,更是对思维与意志的极致磨砺。

赛场上最厉害的

几乎全是孩子

现在有很多魔方比赛,最权威的应该是WCA世界魔方协会主办的,国内各地协会也会举办比赛。在银川,每次比赛大部分都是由银川二中主办的,对于一些低年龄选手来说,也是比较有含金量的。

赛场上最厉害的,几乎全是孩子。任何一款魔方,理论上都能在20步左右被还原,而真正的极限挑战,往往是在秒数上的突破。想我自己,基本维持在8秒的成绩,最好的一次是4秒,这其中也有运气的成分。而我有一个学生,今年上初一,他的成绩平均在9到10秒,最快是6秒。

每当我目睹他飞快的手速,都不禁自叹弗如。我深知,这位少年进步神速,或许在未来的一两年内,就能超越我。兴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之所以能在魔方上取得如此成就,正是因为对这项活动的热爱与投入。

魔方的无限创意

魔方不止有一种玩法,还可以用它拼图。高中时,资源有限,我们便用仅有的一二百个魔方,拼凑出“银川九中”的字样,那是青春的记忆,也是魔方的启蒙。

大学时光,随着资源的丰富,我们的创意也更加大胆。我们用两三百个魔方编织出可扫描的二维码,那一刻,仿佛每一个色块都跃动着科技的脉搏。而工作后,这份对魔方的热爱更是化作了一次次精心组织的活动。比如2021年,我们就与银川市图书馆携手举办了“百人魔方拼图”活动。

不仅如此,我们还尝试将魔方与流行文化相结合,从冰墩墩的憨态可掬,到电影海报的生动再现,每一次创作都是对魔方边界的探索。记得那次,《长安三万里》上映时,我们用魔方拼出了电影海报,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与汗水。

由于魔方仅有六种颜色,用这六种颜色拼出一幅复杂的图案,还是很有挑战性的,所以有很多绘图老师也加入了进来。比如这次拼的游戏《黑神话·悟空》的图案,就是绘图老师画的,由我们拼就而成。

魔方不仅仅是个玩具,更是梦想、创造与坚持的魔法。

记者 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