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加大
版次:15 作者:关婧
上市银行披露的半年报显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稳步提升,尤其是制造业、“三农”等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金融供给持续增强。多家上市银行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助力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效统筹规模、结构、效益及风险,整体经营平稳有序。
信贷支持量增价减
从上市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信贷供给规模看,继续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上市银行贷款投放保持合理节奏,总量平稳增长,更加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今年上半年,建设银行投向制造业的贷款3.05万亿元,增幅12.79%;民营企业贷款5.87万亿元,增幅8.74%;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2.72万亿元,增幅21.19%。上半年,工商银行境内分行人民币贷款增加1.74万亿元,增长7.1%。截至6月末,农业银行贷款总额达24.4万亿元,上半年新增贷款1.77万亿元,较好地满足了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
上市银行持续让利实体经济。中国人民银行的报告显示,贷款利率稳中有降。6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为3.45%和3.95%,分别较上年12月持平和下降0.25个百分点。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计与风险监测司司长廖媛媛表示,保持合理的利润水平对于银行及时补充资本金、维持稳健运营、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利润增长放缓压力,近年来,商业银行通过多种方式内部挖潜、降本增效。
强化风险抵御能力
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市银行的主要经营指标和监管指标都处于健康合理区间,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增强。多家上市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坚持把防风险作为永恒主题,着力化解房地产等重点领域信用风险,加大对不良资产的处置。
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得到压降,为支持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1.35%,较今年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32%,较2023年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1.24%,较2023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较2023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至1.35%。
总的来看,二季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显示,银行业资产质量稳健,风险抵补能力充足。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3万亿元,较上季度末减少272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6%,较上季度末下降0.03个百分点。二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7万亿元,较上季度末增加1040亿元。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表示,银行业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不良贷款率稳中有降。今年以来,信用风险总体可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也进一步加大,今年上半年银行处置不良资产1.4万亿元。风险抵补能力稳中有增。
上半年,上市银行有效平衡速度与质量、效益与风险,经营业绩整体向好。多家上市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幅提高风控的精准性,促进风险收敛。 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