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过中秋,饮食要注意

版次:07 作者:刘威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里最有诗意的节日之一。皓月当空、万家团圆时,应有美食、美酒助兴。但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来说,在放纵吃喝、享受节日欢乐的同时,也要提防一些疾病找上门。

防腹泻腹痛

螃蟹不宜多吃

“秋风起,蟹脚痒”,中秋节,一些市民会买些螃蟹一饱口福。但螃蟹虽味美,有些人却不宜多吃。

“中秋前朋友从外地寄来一些螃蟹,家里人又少,想着螃蟹一放冰箱就不鲜了,我就多吃了几只,吃完后胃里冰凉冰凉的,还隐痛,难受了好几天。”市民贾女士说,自己今后一定会管住嘴,螃蟹再美味,也不敢多吃了。

“螃蟹性寒,过量食用容易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注意。”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王晓丽提醒。脾胃虚寒的人,主要表现为经常腹胀、腹泻、喜食热、怕冷等。

另外,螃蟹的蟹黄、蟹膏中胆固醇含量较高,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少吃。蟹黄的嘌呤含量高,高尿酸血症者尤其是痛风患者,也要少食用螃蟹为妙。

防血糖波动

糖友吃水果先看升糖指数

中秋时节,正是各式水果大量上市的时节,有些糖友一不留神就可能吃多了,引起血糖波动。

对此,银川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董朝侠表示:“糖友吃水果一定要科学。如果糖友血糖处于平稳状态,可以适当进食升糖指数不高的水果,如橙子、柠檬、桃子、李子、杏、草莓、樱桃等,尽量不要食用香蕉、葡萄、荔枝等高糖的水果。另外,水果一般建议放在两餐之间,时间以上午10点~11点、下午3点~4点为宜。如果水果摄入较多,可以适当减少主食的摄入,或者增加餐后运动。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友,水果还是要少吃为好,尽量以西红柿、黄瓜代替水果。”

不少糖友认为,吃起来越甜的水果含糖就越多。其实,水果甜不甜和含糖多少、升糖快慢并没有必然关系。水果多多少少都含糖,但是含糖多的水果不一定就甜,有些水果吃起来并不甜,但是含糖量却非常高,糖友们需管住嘴。比如山楂吃起来挺酸的,但是含糖量却非常高。人参果吃起来味道淡淡的,含糖量也高达18%。

3

防心脑血管病,老人要保持情绪平和

中秋佳节,一家团聚,对老年人来说可谓是最大的开心事,免不了激动。然而当情绪激动时,会使心肌耗氧量增加、交感神经兴奋,进而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很多老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心脏病、脑动脉硬化等疾患,如果情绪过度激动,容易乐极生悲。

“我曾接诊过一位60多岁的患者。因儿女都从外地回来过节,老人特别高兴,饭桌上忍不住喝了几杯。喝着喝着,突然感觉胸口闷得慌,还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家人将他送到急诊,被确诊为心梗。经抢救,老人最终脱离了危险。”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亮介绍,心梗发作时,除常见的胸背部剧烈疼痛外,有些人仅有牙疼、腹痛等不典型症状,有高血压、心血管病的人要提高警惕。

张亮同时建议,节日期间,老年人尤其要注意静心和休息,尽量保持平时的生活习惯。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老年朋友,更要注意不能太激动、太劳累,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起伏太大。儿女们也要多注意,别让老人大喜大悲。

4

防荨麻疹,过敏体质人群慎食海鲜

去年中秋节时,市民张女士在享受了一顿海鲜大餐后,夜里身上起了很多风团,瘙痒难耐。“风团越抓越多,很难受,我赶紧去了医院,被诊断为海鲜过敏引起的急性荨麻疹。”

银川市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雷鸣介绍,荨麻疹的发生与遗传、食物、药物、感染等关系密切。其中食物过敏是引起荨麻疹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比如有些人吃了动物性蛋白(鱼虾、牛奶和蛋),就容易引发急性荨麻疹,“每到节日,门诊上吃海鲜过敏的人就会增多。发生荨麻疹后应尽快找皮肤科医生就诊,以便及时明确病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要注意的是,荨麻疹并不只是表现在皮肤上,还可能有胃肠道、呼吸道等并发症。有些患者荨麻疹发作时还会有胸闷憋气的感觉,这其实是荨麻疹的一种急性症状,即病情严重引起的伴有休克、喉头水肿及呼吸困难症状,这时需要立即抢救。

防醉酒摔伤

警惕脑出血

过节聚会,有时免不了喝点酒。但酒精会在短时间内影响我们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包括降低身体的灵活性、平衡感和协调性。这导致酒后摔倒的风险大增,尤其是对于那些饮酒过量的人。“每到节日的夜晚,急诊室常会有醉酒者或者酒后摔伤者被送来就诊。对于酒后摔伤的患者,尤其是磕到头的,我们通常建议做相关的检查,以排除脑出血。”张亮医生介绍。通常,酒后摔倒导致颅内出血的症状多种多样,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这些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一旦出现,患者应立即就医。

节日喝酒要量力而行,有胃病及胃出血的患者不应饮酒。醉酒后,如在家昏睡醒酒,一定要有家属陪护,保持侧卧位,以防呕吐物造成气道窒息。醉酒之后,如果出现头晕、呕吐、神志不清、昏迷等酒精中毒现象时,应及时送医,不要想着在家缓缓。

防胰腺炎

别吃太油或太饱

去年中秋节小长假时,40岁的银川市民陈先生和亲人聚会时,大鱼大肉吃多了,又喝了不少酒,还出现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症状,被紧急送到医院急救。后经系统检查,陈先生被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幸亏及时救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每到中秋、国庆长假,或者元旦、春节时,门诊上急性胰腺炎患者会明显增多。急性胰腺炎病因较复杂,过量饮酒、胆道结石、高脂血症、十二指肠反流等都可能是诱因。其中,过量饮酒及暴饮暴食导致的疾病发作越来越常见。”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于晓兵提醒。急性胰腺炎和胃病有相似症状,但也有它的典型症状,如常在饱餐或饮酒后突然发生上腹剧痛,疼痛多向肩背部放射;呕吐频繁,严重者可能吐出胆汁。一旦发现有急性胰腺炎的症状,需立即就医。

保护胰腺,主要是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物,在饮食中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另外,中秋时节月饼也正当季,但月饼高油盐,少食应景即可,不可当主食吃,尤其是老人和孩子。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