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甜果丰收 月满人团圆
版次:06 作者:李尚
随着中秋的月轮渐满,宁夏大地披上了丰收的华服,一场味觉的盛宴也悄然开启。从灵武长枣的千年甜蜜盛宴,到大青葡萄的丰收庆典,再到宁夏苹果的香飘四溢……这片土地以它独有的风物,讲述着传承与创新的故事,也让人在品味中感受着宁夏的韵味与风情。
灵武长枣的千年甜蜜
中秋佳节之际,宁夏灵武市的特色农产品——长红枣,也迎来了它的丰收季。这不仅仅是一种水果的成熟,更是千年枣文化的传承与展现。俗话说:“一日三枣,红颜不老”。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灵武长枣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秋佳节里宁夏人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
在灵武市临河镇上桥村,长枣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它们椭圆饱满,色泽诱人,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村民们穿梭其间,忙碌而喜悦地进行着采摘。六队队长杨斌表示:“为了赶上中秋节,我们雇了人帮忙,一个人一天能摘200斤呢!”随着采摘工作的进行,一颗颗清脆爽口的长枣也被装上车,运往附近的交易市场。
市场上,商贩们早已等候多时。他们开着装备冷库的车辆,确保每一颗刚采摘下来的长枣都能保持最佳的新鲜度和口感。“像这种红色比较深的长枣,糖分特别高,口感极佳。”灵武市临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自荣介绍,灵武市位于宁夏中部,土壤多为富含磷、硒的砂质土 ,松软的土层有助于枣根部的呼吸,土壤里的多种微量元素,为枣树的生长提供了能量。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为长枣糖分的积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又因被黄河水灌溉滋润,使得长出的长枣清脆甘甜、细嫩多汁。在中秋这个团圆的节日里,品尝脆甜的灵武长枣,不仅是对味蕾的满足,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致敬。
美味多汁的大青葡萄
随着中秋节的到来,宁夏大地上的应季水果——大青葡萄,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食客的目光。宁夏种植葡萄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开辟,不仅带来了文化的交流,也让来自西域的葡萄在宁夏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据历史记载,清代宁夏葡萄品质极佳,大如白枣,皮薄多汁,味极甜爽鲜美。”青铜峡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的工作人员杨森军说。时间流转至近现代,大青葡萄的种植范围更加广泛,中卫、青铜峡、灵武、平罗等地均可见其身影。
最近,在宁夏的小坝镇先锋村,上千亩大青葡萄迎来了丰收。走进葡萄园,只见郁郁葱葱的绿叶间挂满了色泽莹润的大青葡萄,每一颗都晶莹剔透,闪耀着诱人的光泽。村民们忙碌而喜悦地穿梭其间,采摘、装箱、发货,一派丰收景象。“我家种葡萄有60多年的历史了。”先锋村村民余林笑着说。和大青葡萄打了几十年交道,他最懂得这葡萄有多甜,“我们的大青葡萄已经成熟了,皮薄、肉嫩、味美、口感好,糖分已经达到了15度。”
余林的喜悦之情,是宁夏大青葡萄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先锋村陆续建设葡萄交易市场、冷链物流中心等配套设施,将最优质的葡萄在丰收季节第一时间送达人们的餐桌。如今我们可以看见,葡萄园里,除了忙碌的工人,还有电商直播人员在田间地头展示大青葡萄的丰收景象。在这个中秋佳节,细细品味一下宁夏大青葡萄,感受其跨越千年的韵味与丰收的喜悦。
苹果园里硕果累累
中秋佳节,宁夏大地沉浸在一片丰收的喜悦之中。从宁夏平原到宁南山区,苹果园里硕果累累,预示着又一个甜蜜季节的到来。在这个季节,品尝一口宁夏的应季苹果,不仅是对味蕾的犒赏,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中秋时节,苹果是我们这里的明星产品。”中卫市永乐村的村民王立新兴奋地介绍道,“今年的苹果品质特别好,皮薄肉脆,汁水丰富。”他的话语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为什么这里的苹果好吃?永乐村党支部书记韦兴财很是自豪地说:“我们村有5600亩苹果树,品种包括红富士、黄元帅、嘎啦苹果、早富士、红元帅等,采用混种方式进行种植,这样能让苹果更好地生长。”他介绍,沙坡头区的苹果,得益于北纬37°的黄金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品质上乘,营养丰富。这里的苹果富含天然葡萄糖、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是真正的健康佳品。
在宁夏,苹果不仅是水果市场上的宠儿,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秋佳节,家家户户都会用苹果作为祭月的水果之一,寓意着团圆和吉祥。同时,苹果也是亲朋好友间传递祝福的佳品,表达对彼此的关心和祝福。
此外,宁夏地区还孕育了众多优质的苹果品种,如扁担沟苹果、甘城子苹果以及彭阳长城塬的苹果等。这些苹果色泽鲜艳、果肉香甜,各具特色,为中秋佳节增添了更多的美味选择。
秋日的宁夏大地,金色铺展,万里飘香。除了大枣、葡萄和苹果,中秋前后,还有这些颇有地方特点的物产已经成熟:水稻、玉米、大豆、糜子、谷子、荞麦、马铃薯、小番茄等等。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