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柿子红

版次:16 作者:王海明(宁夏银川)

最初的记忆似乎是穿上了棉衣,树叶几乎落尽,我哭得涕泪横流,躺在尘土里撒泼打滚,只为要多吃一颗金黄、柔软、香甜无比的柿子——就是“柿子”两字也是第一次听说,感觉到此物是世间天下第一好吃,最最可口的食物了。

现在推算,那时应该是1962年的秋天。因为叔父分配工作是1962年的7月,他的心愿是一参加工作便要为他尽了“父亲”责任的哥哥——我的父亲治眼睛。1960年,我的父亲生病,身体持续发烧,后来,虽然侥幸保住了生命,但右眼因此失明。后来,叔父回忆说他当时未毕业就暗暗发誓:待自己挣钱了一定要治好哥哥的眼睛。于是,走上工作岗位后,刚攒了几个月钱的叔父又从单位预支了几个月工资,满怀希望地回到家,第二天就领着哥哥去了天水市医院,要知道,当时在我们老家,人们生病了顶多就是去镇上看看,去趟县城已是全村人羡慕的大事,去天水市?一般人想都不敢想。可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半夜起身走十几里山路等火车,又从火车站走到市医院,两头要步行几十里。然而,临了医生却告知弟兄俩:因视网神经烧坏,已没办法治了!这消息,不啻是晴天霹雳,让人无法接受却又不得不接受,叔父蹲地上抱头痛哭,父亲也泪流满面。良久,倒是父亲扶起我叔父,挤出一丝笑容安慰他:“不是还有一只眼睛能看见吗?总比完全看不见强啊。”现在想来,当时弟兄俩抱头痛哭的原因还不止父亲的一只眼睛,因为,他们的弟弟,我的三叔,就是因为感冒发烧导致失明并永远离开了我们的,而他们必定也会想起早逝的父母,成长中那些苦难的日子……

回程时,他们兄弟俩买了几斤柿子。亲戚众多,三分两分,到我手只吃了一个或半个,总之就是觉得特别特别好吃,滑溜溜、肉肉软软极香甜的味道,成为我人生最早的记忆,当然,自己撒泼打滚的情景也绝没忘记。现在,满大街都是水果,应有尽有,柿子只是其中一种,而且陕西、山西、河北产的都有,什么火晶、牛筋、水柿、磨盘等品种,只要你想吃,即时就能吃进口中,但却与记忆中的柿子有着截然不同的味道,怎么吃也吃不出那种香甜。也可能,没有吃到我家乡出产的柿子吧,或者只有家乡产的柿子才有那种甘甜?思索良久,只是在心中暗暗盘算,有机会了一定回趟老家,只为吃一次记忆中的柿子,为父亲失去的那只右眼,也为叔父的报恩流泪。

◇王海明(宁夏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