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的手擀面

版次:13 作者:曹秀宏

漫步街头,常常会看到许多面食招牌,或拉面、或揪面、或刀削面,我也曾一次次吃,但每一次吃过之后,总感到无论是色泽还是味道,都不如嫂子的手擀面。

我最爱吃嫂子的手擀面。每次,只要一接到我回家的电话,嫂子早早就把面和好盖住让醒着。说句俏皮话,她和面可是有“专利”呢,用冷水加上蒿子再放点盐,这样和出的面有韧性。等我一进家门,嫂子就忙不迭地开始擀面,一根长长的擀面杖在她的手里,游刃有余,擀面杖被卷在面中,双手灵巧地一上一下推卷,和我拉家常的一会儿时间,一大张圆圆的面就呈现在案板上。然后只听刀与案板咯噔咯噔地响过之后,她轻轻拎起一头,提到手上一抖,就抖成了一把长长的又细又匀的面条。锅里的水也在上下翻滚,顺着水花放入沸腾的水中,只需一转,面就煮熟了。

另一个锅中盛着早就炒好的羊肉臊子汤,汤里面有羊肉丁、萝卜丁、豆腐丁、土豆丁,面条捞出浇上一大勺那滚烫的汤,再撒点香菜末、葱末,一碗油汪汪、红润润、香喷喷的臊子面就摆到了眼前。

我端起碗,轻轻地吹一下,筷子一挑,吸溜一声一根面进嘴里,马上融在了胃里,一股沁心的浓浓的家的味道扑鼻而来,顿时心里熨帖了,全身的疲惫都卸去了。我没尝过什么山珍海味,常想这大概就是天下最好的美食了,还有什么比吃一碗嫂子的手擀面更享受的呢!

我十二岁那年,嫂子嫁进了我家。嫂子原本和我们是一个村的,打小就很熟悉。尽管母亲一再叮嘱我们嫂子是新媳妇,但顽皮的我还是在她跟前无所顾忌,最爱和嫂子在一起,才不管她是新媳妇呢,只当是邻家姐姐,放学或玩耍回来就蹭到嫂子跟前要吃要喝。家乡人都说,新媳妇最怕的就是姑子多,嫂子就有三个小姑子,她刚开始也是小心翼翼地和我们周旋,可后来看我们没把她当外人,她也放下了心。就这样,嫂子和我们慢慢融在了一起。

嫂子虽一字不识,但在读书问题上,却和母亲达成一致共识,拼了命也要和母亲一起供养我们姐妹读书。常常是母亲和嫂子在地头,我们捧着书在院里偷偷玩。那时我特别爱看小说,好不容易从乡文化站借来一本小说,就大模大样捧起读,嫂子经常夸我用功,但这种小把戏常被姐姐揭穿,嫂子却不会指责我半句。家里有好吃的,母亲会偷偷地塞给嫂子,可转眼间嫂子会把这些吃的又塞到我嘴里,为这母亲没少骂过我。

常常我们放学归来,嫂子已经为全家擀好一大张面等着,我放下书包就捧起了碗,虽然那时条件有限,嫂子也只是调了点酸汤,但那柔韧润滑、清爽可口的感觉令我唇齿留香,好不畅快。一家人围在一起,不一会每人都已几碗下肚,至今我都觉得那吃面的场景是那么得红火、惬意。

我结婚时,母亲已经离去,是嫂子为我做的离娘面,吃了嫂子的离娘面,我才上了新车,心里感到酸酸的,嫂子也在一旁偷偷擦眼泪,我知道她舍不得我。

我生孩子,三天的下汤面是嫂子亲自为我擀的,真奇怪,吃了嫂子的下汤面,我果真有了奶水。

母亲去世后,嫂子的家就是我的家;我结婚后,嫂子的家就是我的娘家。家里西瓜开园了,玉米能吃了,嫂子总不忘电话通知我们赶紧回家,我也是把回娘家吃嫂子的一碗手擀面当成我最期盼的一件事。

工作累了,心里不顺了,就会常常想起嫂子的那碗手擀面,那是浓浓的只有亲人才能做出的味道。嫂子的手擀面,盈盈地留在我的心间,值得我一辈子记住。

◇曹秀宏 (宁夏盐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