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鹿呈祥生机宁夏
版次:10 作者:王敏
贺兰山下马鹿成群。记者 海坤 摄
贺兰山岩画中的鹿。 受访人提供
青铜峡保护区的麋鹿。 受访人提供
警觉性很高的马鹿。 记者 海坤 摄
麋鹿的新家园
9月26日,历经近24小时的旅程,从江苏盐城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远道而来的麋鹿,终于在宁夏开始了它们的新生活。
为了确保麋鹿能够顺利适应新环境,宁夏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青铜峡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做了充分的准备。“麋鹿最初被安置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圈养区内,通过人工饲养,它们逐渐适应了宁夏的气候和环境。10月23日,当麋鹿们已经准备好适应更广阔的自然环境时,我们将它们放归到了自然保护区内。”曹学东介绍说,目前青铜峡保护区已经为麋鹿准备了充足的牧草、玉米和豆粕等食物,以帮助它们度过即将到来的冬季。值得一提的是,在青铜峡安家的22只母鹿中,有不少已经怀孕,这预示着新的生命即将在这里诞生。“每年2~4月是麋鹿的集中生育期,也就是说,2025年开春后不久,我们这里会有十几只麋鹿宝宝出生。”
从一开始的新奇陌生,到现在的平静安稳,麋鹿们在青铜峡保护区内惬意地生活着。每天,工作人员都会定时为麋鹿添加食物,并密切监测它们的生活状况,确保每一只麋鹿都能健康地成长。
“这次麋鹿的野放行动,不仅是对宁夏生态保护成果的一次检验,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一次深刻诠释。随着麋鹿种群在宁夏的逐渐壮大,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片湿地将成为麋鹿们新的乐园。”曹学东说。
爱护这片土地和生灵
说起人们用镜头记录贺兰山马鹿,朱亚超自己也有一段特别的视频——只见在雨后满眼绿意的贺兰山的映衬下,7只大公鹿在山上自由奔跑。“那天我们用无人机拍摄到了那个场面,每只公鹿都有着美丽雄壮的角,它们一起在贺兰山绿色的背景下奔跑,那幅景象真的让人看了很激动,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保护这片土地和这些生灵的决心。”
不过,和市民拍摄有所不同,作为科研人,朱亚超每一次的监测和拍摄,都须以科研的态度认真对待,“贺兰山的鹿群也经历着自然界的生老病死,但总体上,它们的种群繁衍是稳定的。我们护林员在山里巡逻时,偶尔会发现老死的鹿。每当这种情况发生,护林员会及时通知我们科研科。我们会到现场进行查看,判断是异常死亡、摔死还是自然老死。通过对死亡个体的检查明确死因,并查看是否有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如果发现有疾病,我们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挖坑深埋并进行消毒,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野生动物的栖息乐土
为了更好地监测和保护贺兰山的野生动物,科研人员还会给一些救助过的动物配备北斗定位项圈。这样就能更准确地监测它们的生活范围、活动规律和取食习惯,从而对种群数量进行估算。“不过对于马鹿,我们目前还没有遇到需要救助的情况,一旦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在实施救助后,也会及时给它们配备定位项圈。”
说到这里,朱亚超想起发生在2020年的一件事。“当时我们要进行一次动物疫病监测工作,计划捕捉一只马鹿进行抽血检查。那天凌晨4点,我们多个单位联合行动,制定了几套看似完备的方案,但没想到马鹿群的警觉性太高了,整整一天下来,我们想尽各种办法,都没能抓到一只。”朱亚超笑着说,正是因为没抓到,那次经历才让自己记忆犹新。“对于科研人来说,贺兰山有很多未知的内容进行研究,我们特别期待在贺兰山发现新的物种,同时现有的生物种群也越来越壮大。祝福我们家乡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有更多野生动物能在这片土地上安家。”
延伸
麋鹿、马鹿的区别
麋鹿和马鹿是两种不同的鹿科动物,它们在外貌和生活习性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外貌
麋鹿,也被称为“四不像”,因其外貌具有多种动物的特征而得名。麋鹿的头脸狭长像马,角形状独特,与其它鹿的角不同,前杈再分小杈,而后杈几乎不分叉。它的蹄子宽大像牛,尾细长像驴。雄性麋鹿的角可长达80厘米,每两年更换一次,体重约为250公斤,而雌性麋鹿体重约100公斤,尾长约60厘米。
马鹿,在形态上与麋鹿有所不同。马鹿的角形与麋鹿相比,通常前杈和后杈都有分叉,且角尖指向前方。马鹿的体型和体重也与麋鹿相似,但具体的外貌特征和麋鹿有所不同。
◆生活习性
麋鹿喜欢在沼泽湿地环境中生活,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它们喜好合群,善游泳,并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夏季时,麋鹿会进行求偶发情,这一时期比其他大多数鹿类都要早一个季度。麋鹿的繁殖力相对较低,雌鹿的怀孕期超过9个半月,每胎仅产一仔。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麋鹿曾一度在中国绝迹,但后来通过保护和重新引入措施,其种群数量有所恢复。
马鹿的生活习性与麋鹿相似,也喜欢生活在森林和开阔地带,以草和树叶为食。马鹿同样具有社交性,通常群居生活。它们的繁殖习性和麋鹿相似,但具体的生态习性可能因地区和环境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