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酒店开房洗衣,藏着延伸服务的大需求
版次:02 作者:刘薇
媒体近日报道,年轻人的潮流生活方式再次上新,把酒店钟点房变成洗衣房,带动网络平台“酒店换季洗衣攻略”曝光率猛增。这事儿,有人不理解,但有人确实有需求。当消费主体日益多元化、个性化,我们印象中很多固有的“基础版”服务已经难以满足需求。就如这酒店开房洗衣服,反映需求变化的同时,也揭示了各行业扩展基础服务、提供延伸服务之必要与紧迫。
换季时节,大件衣物被褥清洗烘成为住宿学生、租房者以及南方城市一些普通居民的生活需求。需求之下,曾有共享洗衣服务出现,但那些24小时共享洗衣房、社区洗衣房等尚不足以满足需求,又如报道中有句话“不是洗衣店去不起,而是酒店更有性价比。”于是,便有了年轻人去酒店洗衣的盛况。而在酒店看来,“消费怎么会不欢迎?来的都是客”。的确,这是个多赢之举,现象背后藏着人们愈发成熟的消费理念和酒店行业对市场的敏锐应变。
不变不行。当消费需求从单一的物质满足逐渐转向多元化、个性化,对服务提供之需求也呈现“全链”化,甚至要求能够捕捉并响应一些更为细腻、差异化的需求。
先说基础服务的补链,这两天,关于新能源汽车“修车难”的话题再次成为舆论热点。新能源车越来越多,售后服务却有点儿跟不上,数据显示,我国现有汽车维修相关企业数十万家,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却不到2万家。加之新能源车商业保险费用比传统燃油车贵,更是让不少车主直呼“修不起”。所以要变,从补链开始,加快新能源汽车专业维修人才定制化培养、扩大零部件标准化生产、增加维修授权、降低保费……既有赖于职能部门努力推动,也离不开相关企业自我求变改善服务。
延伸服务就是改善。先前有超市开餐厅、菜场代炒菜等,都可以看作是基础服务之上的延伸服务,正因为“来的都是客”,它们抓住了顾客的真实需求,首先让自己改变,由变中挖潜求增量。这些变化改善了消费体验的便利性,同时也迎合着市场细分化趋势,能够促进产业链整合与优化,可谓顺势而为。这样的顺势而为,各行业皆可为,亦当多为、善为、敢为。
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