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模式开启 这些皮肤伤害要提防
版次:13 作者:刘威
冬天,一阵凛冽的寒风吹过,我们的皮肤会最先感知到寒冷。穿上厚实衣物的你可别忘了,寒冬我们的皮肤也同样需要保暖。如果皮肤长时间受到冷刺激,可能会出现冻疮、寒冷性荨麻疹等皮肤问题。我们的皮肤经不起严寒的考验,取暖不当也可能造成皮肤损伤。冬天用暖宝宝、电暖器、热水袋等取暖也可能让皮肤受伤,常见的低温烫伤和火激红斑可能不经意间就来到了您身边。本期,请随记者一起关注冬季皮肤保暖的相关知识。
1
遇冷皮肤起“风团”
这是寒冷性荨麻疹
26岁的佳佳是银川一家公司的职员。尽管现在天气已经十分寒冷,可爱漂亮的佳佳上班仍穿着单薄的裙子。最近几天,佳佳每次从外面回家,双腿都被冻得冰凉,并且奇痒无比。用手轻轻一抓,皮肤上就会出现一大片红色的疹子。更令她苦恼的是,脸上一见风也开始出现红疹子,痒痒的。她急忙来到医院皮肤科就诊。经过检查医生发现,佳佳患上了寒冷性荨麻疹。
银川市中医医院皮肤专业医学博士雷鸣介绍,每到寒冬,门诊上像佳佳这样被冷风一吹,皮肤就长“风团”的患者不少,这就是寒冷性荨麻疹,常见于穿着单薄的女性。除了腿,常露在外面的脸、手也是荨麻疹的多发部位。此外,过敏体质的人皮肤忽遇冷水、接触凉物等,都有可能导致发病。
出现寒冷性荨麻疹后,首先应尽快脱离寒冷环境,一般“风团”可慢慢消失。如果症状一直不见好转应及时就医。有寒冷性荨麻疹的患者,冬季应该避免冷风或者冷水直接刺激面部皮肤,避免双手、双脚接触冷水,出门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2
皮肤冻伤注意科学复温
寒冷的天气里,一些人在户外运动时防护不当,或者户外工作停留时间过长,都可能发生冻伤。耳朵和面部、手部、脚部等部位末梢血液循环比较差,长冻疮的概率也比其他部位更高一些。冻伤后的皮肤不仅又红又肿,还会让人痛痒难忍,甚至留下瘢痕,情况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皮肤组织坏死。
寒冬,一些人手脚被冻僵后,习惯用火烤、热水泡,甚至是用白酒搓。“这样的复温方法不利于恢复,还可能会使冻伤加重,可选择用温水复温或者缓慢揉搓,使手脚慢慢恢复到正常的温度。”雷鸣提醒。
“若冬天户外活动后手脚出现肿胀性或疼痛性红斑,建议使用冻疮膏缓解,破溃者可以外用红霉素软膏等涂抹。冻伤处如果出现红肿疼痛加重,或出现水泡、血疱、肤色青紫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治疗。”雷鸣博士建议。
3
受冻后皮肤出现红色硬块
可能是寒冷性脂膜炎
24岁的银川女孩小叶为了能够让自己看上去更苗条,坚守“寒冷挡不住美丽”的原则,保持短裙打底裤装扮。如此“美丽冻人”了一周,她发现自己的大腿、臀部出现了几个呈紫红色杏核大小的硬块,还伴有轻度的痛痒。到医院后,被确诊为寒冷性脂膜炎。主要原因就是衣服穿得太少了,且皮肤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引起了皮下血管收缩,致使皮肤血流不畅,皮肤及皮下脂肪血运不足。加上打底裤过紧,皮下脂肪细胞层受寒冷刺激发生了炎症和变性,甚至坏死。
银川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雪彦锋介绍,寒冷性脂膜炎一般是婴幼儿易得的疾病,时下年轻女性也多见。主要症状为受冷后2至3天,皮肤表面皮肤颜色变成青红色或青紫色,触碰时会硬硬的。寒冷性脂膜炎还有轻微的痒感和疼痛感,严重者可出现溃破坏死。寒冷性脂膜炎主要发生在大腿、臀部、面颊部等脂肪层较厚且保暖较差的地方。
寒冷性脂膜炎症状较轻的,可用热毛巾在局部外敷。患者可对冻伤部位加强保温保暖,皮下斑块和结节缓慢变软后,数周内即可自愈。若是症状较重,特别是皮肤发生了破溃,就应及时到医院皮肤科诊治。
4
取暖不当
小心低温烫伤
“晚上睡觉时直接把暖宝宝贴在皮肤上,第二天早上醒来把暖宝宝揭开,我才发现皮肤出现几个大水疱。”近期,记者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不少用户分享了自己被低温烫伤的经历。
雷鸣博士介绍,低温烫伤和高温引起的烫伤不同,创面疼痛感并不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疱、脱皮或者皮肤变白的现象,烫伤皮肤表面看上去不怎么严重,但时间长了可能会造成深部组织的坏死,如果处理不当,会发生溃烂,长时间无法愈合。
如何避免低温烫伤?“暖宝宝要隔着衣服贴。热水袋等用毛巾包起来使用。电热毯尽量不要设置过高的温度,不要整夜使用。另外,儿童、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最好不要使用热水袋、暖宝宝等,尽量通过添加衣物、开空调等方法取暖。”雷鸣博士建议。
5
烤火后皮肤出现红色纹路
可能是火激红斑
入冬后,市民周女士因经常窝在电炉子旁边烤火,患上了火激红斑,双腿长出了一大片网状型的红斑。
每到寒冬,门诊时不时有患者询问“身上突然出现红色纹路,不疼不痒,看着挺吓人,是得了什么病?”问诊后患者基本都会反映天气冷,经常用“小太阳”取暖,最后诊断为火激红斑。雷鸣表示:“火激红斑主要是因局部皮肤长期受温热作用而引起,常出现在大腿内侧、上胸部、下背部和腹部,开始是一过性的网状红斑,久而久之会出现边界不清的淡红、暗红或紫红色,最后可以变成黑褐色;也会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和网状的色素沉淀,少数患者可发生水疱、角化过度、表皮轻度萎缩等。”长时间使用电暖器,靠近明火、加热板、火炉、红外线灯,都是诱发火激红斑的常见原因。
市民朋友在烤火时要注意保持距离,至少要离取暖器30厘米远,不要长时间局部受热,避免火激红斑产生。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