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区

推进新能源充电桩安装 为绿色出行“续航”

版次:06 作者:刘旭卓

“现在打开手机APP,搜一下就有好多充电站,特别方便,再也没有‘充电焦虑’了。”12月11日,家住金凤区的市民方女士说。今年以来,金凤区大力推动新能源充电桩安装工作,从源头上解决居民的充电难问题。

建设新能源充电桩

“这个充电桩太方便了,充电速度很快,车放在这充电,一会儿就充满了。”12月11日,在金凤区宝湖锦都充电站,一位前来给新能源车充电的市民告诉记者,该充电站可容纳五六十辆车同时充电。

今年以来,金凤区将安装新能源充电桩列入民生“十心”实事,为居民的绿色出行“续航”。近日,金凤区满城北街街道平伏桥村为方便业主给车辆充电,社区利用小区的“边角地”进行改造,施划为新能源车专用停车位,并安装上了充电桩。“小区一共安装了5个充电桩,支持智能预约和远程监控功能,再也不用把车停到小区外边找充电桩了。”居民张芳高兴地说道。

据悉,为解决各小区充电难题,在安装充电桩之前,金凤区综合执法局、市政监管局、住建和交通管理局等多个部门联合施策,实地查看分析研判新能源充电桩安装位置、取电措施、引入方式、安全保障等各项工作,同时征求周边楼栋居民意见建议,确保安装充电桩项目落实到位,真正解决居民需求。

解决群众充电难题

除此之外,金凤区还下大力气建设小区电动自行车棚、充电桩等设施,有效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

“家门口建了电动自行车棚,再也不担心电动车在室外风吹雨淋了,现在车停得整整齐齐,小区环境看上去也整洁了。”12月11日,鲁银城市公元小区的一位居民说道。长城中路街道鲁银社区党委书记钱超介绍,建车棚前,社区征集了居民意见,对74号、108号楼前规划停车区域,加装充电桩和停车棚,同时完善了提示牌、灭火器等设施,并定期开展安全巡查。车棚的建设既改善了小区单元门前绿化斑秃问题,又满足了居民非机动车停放、充电的需求。

“阿姨,请您不要将三轮车停在门前充电。”以前,在金凤区花样年华社区丽园南三期小区,网格员和物业人员总是要反复劝导居民不要飞线充电。“车棚里的充电口每次都满满的,我也没办法呀,只能在自家门前充电。”劝导过程中,面对居民的抱怨,社区和物业积极协商解决。最终,小区新增188个充电插口,有大功率端口,适用电动三轮车等,也有普通电动车充电端口,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再加上原有车棚里和户外的充电端口,极大地满足了小区居民的需求,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居民的充电难问题。

记者 刘旭卓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