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螺钿拼出国风华彩
版次:12 作者:李尚
近年来,一股国风潮流悄然兴起,它不仅是一种时尚态度的表达,更是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回望。其中,螺钿这一源自中国古代的传统工艺,以螺壳、海贝等天然材料制成薄片,经过精细雕刻后镶嵌在各种器物上,形成绚丽多彩的图案。对于热爱手作的人来说,螺钿无疑是一种独具吸引力的材料,用它来制作一件独一无二的饰品,无疑是对传统工艺的别样体验。
01
手作的国风浪潮
林艺茹是一名手工爱好者,在银川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手工坊。最近这些年,各类国风元素的影视剧、动漫、游戏等层出不穷,其装扮、道具、饰品也跟着火热起来。于是,她也在手工坊里,增加了不少国风元素材料以及手工项目。这不,最近她购入不少螺钿,打算增加非遗螺钿饰品的制作体验项目。
“没有人能够拒绝螺钿,闪闪亮亮的,在任何器物上加几片,立马高级起来。”林艺茹说,之前自己在一个展览上,见过螺钿制作的收纳盒。密集的螺钿片,像马赛克一样铺满整个收纳盒,每一片都发出不同的亮光和炫彩,特别漂亮。从此,林艺茹就爱上了这种材质。可是,一个螺钿成品价格并不便宜,想自己制作,除了购买材料困难外,复杂的工艺也令人望而却步。
直到前段时间,她去成都的手工坊考察,发现当地正在流行一种螺钿饰品手作,利用现代的材料,简化了传统工艺流程,就可以让新手小白轻松上手。于是,她如获至宝,开始为自己的手工坊增添新乐趣。
02触手可及的非遗
“传统的非遗螺钿工艺非常复杂,首先螺钿本身就要经过打磨处理,就连粘贴用的胶水也需要自己调制,这对于喜欢螺钿的手作爱好者来说,门槛太高了。”林艺茹之前查询过相关资料,在感慨其工艺复杂时,更佩服那些传承非遗的手工匠人。不过,这种在外地流行的螺钿饰品手作,已经把传统工艺简化了。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一把螺钿、一个饰品底托、一管环保胶水,加上细砂纸、抛光布、小型刻刀和镊子等工具,就能轻松上手了。
制作过程也毫无压力,有点像填色游戏。她介绍说,首先选择一款饰品底托,比如胸针、发卡或簪子等。这些都是金属质地的半成品,很有分量,也很有质感,上面已经有成形的凹槽,方便填入螺钿。然后只需要将适量的胶水挤在凹槽里,用镊子夹住螺钿,一片一片拼合填充在上面。最后经过打磨抛光,会更精致,更有光泽。
“像这样一款螺钿饰品,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非常简单。”林艺茹说,制作过程虽然简单,但成就感还是有的。特别是看到这些螺钿片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仿佛每一片都蕴含着海洋的神秘与深邃。
03闪亮螺钿的治愈魅力
“其实,每一个喜欢手作的人,最享受的就是亲手设计并制作一件独一无二的作品。”林艺茹说,这种从无到有的过程,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的追求,更激发了内心深处的创造力。螺钿色彩炫目,触感细腻,可以组成丰富的图案,很容易让人沉浸其中,暂时忘却工作和学习的压力。
“最重要的是,螺钿本身非常有质感,做出来的成品很有分量,很值得收藏,还可以当作礼品送出。这一点,无疑增强了体验的成就感。”林艺茹说,在她店里体验过的顾客,反响都很好。一段手作旅程结束,每次帮客人包好作品时,她的心里也很有满足感。
记者 李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