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川

俄罗斯商品馆里的东西真姓“俄”吗?

版次:03 作者:吴春霖

门店里播放着当下各短视频平台热门的俄语歌,时不时会听到典型的俄语“乌拉”,显眼位置摆放着长面包、套娃以及写有俄语的商品。近日,俄罗斯商品馆在全国多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各种割韭菜、智商税等争议也随之而来。

那么,俄罗斯商品馆里售卖的商品真的是产自俄罗斯吗?近日,记者探访了银川市的俄罗斯商品馆,发现店内大多数商品均为俄罗斯进口,少部分商品为其他国家和国内生产的。

A

探访

商品馆的商品

并不全是俄货

在位于西夏区宁阳广场的一家俄罗斯商品馆,记者一进门就看到众多商品在货架上整齐展示,巧克力、饼干、零食、糖果、酒水等,不少消费者正在选购,店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店铺的商品都是从俄罗斯进口的。

记者仔细浏览该店商品并查看其产地时发现,像酒水、巧克力、饼干、罐头、咖啡、蜂蜜等商品的产地标注均为俄罗斯,但也有一小部分商品来自中国。例如,一款俄罗斯风味的香肠,产地则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记者还发现,该店除了销售俄罗斯进口商品外,也售有其他国家生产的商品。记者看到,一款方便面产地为新加坡。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将其他国家商品混合售卖,既能保证货源充足,又能实现价格多元化。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银川市有两家俄罗斯商品馆,除了西夏区宁阳广场这家店外,另一家位于兴庆区新百中心。记者通过走访发现,这家俄罗斯商品官里的商品也不全是俄货。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他和家人转街时,正好看到了俄罗斯商品馆,进店一看,产品种类还真不少,而且大多数都是俄罗斯的,她便给孩子买了俄罗斯紫皮糖和巧克力,还给父母买了一瓶俄罗斯蜂蜜,“部分商品还有优惠,价格比较能接受。我觉得既然是俄罗斯商品馆,那么肯定要以销售俄罗斯商品为主,不是俄罗斯商品的则该在显眼位置进行标识提示。”市民钟先生说。

记者注意到,俄罗斯商品馆里的商品涉及不少品牌主体,如俄北熊、俄比熊、俄贝熊、俄品汇等,且不少品牌走的都是加盟模式,其主体均为国内企业。

B

调查

加盟门槛并不低

前景有隐忧

记者查阅数据发现,国内现有俄罗斯商品相关企业3000多家,近两年相关企业在全国多个城市持续增长。

随后,记者以加盟商的身份咨询了一位负责俄罗斯商品馆招商的人员,招商人员告诉记者,加盟的门槛并不低,要求有占地面积达100多平方米的店面,按照一、二、三线城市的不同情况,加上加盟费、铺货、装修等,成本大概在20万元~50万元,目前开店最多的是三四线城市。此外,如果要成为区县代理商,则需要缴纳3万元保证金,10万元代理费以及13000元建店费。其中,建店费包括运营以及具体选址等服务,会有相关指导人员负责及时更新换代产品,以此保证店铺的客源量。

该招商人员表示,俄罗斯商品馆销售的商品,保证80%的商品都是从俄罗斯进口的,大概有上千个单品可供选择,同时俄罗斯商品馆里也会引进一些国产和其他国家的商品用来引流。“俄罗斯商品进入中国是零关税,毛利润可达50%,还是不错的。目前来看,开一家俄罗斯商品馆,快的话3个月能回本,慢的话五六个月基本能回本。”该招商人员说,对于俄罗斯商品馆里不少商品并非俄罗斯进口的争议,广大消费者无需担心,因为门店的商品都是由纯进口、国内分装、国内生产三部分组成。国内生产的商品也都是采用俄罗斯设备和工艺生产的,属于中俄合资商品;分装的则是因为俄货的单品量大便分成小包装再进行售卖;进口产品都有清关手续。

对于俄罗斯商品馆的未来发展,一位零售行业业内人士表示,现在俄罗斯商品馆一哄而上,等到热度降下来,也有可能出现大面积闭店的情况。总体来看,这类门店要长久经营下去,还是要提升品质,做好售后服务等相关工作。

C

回应

部分商品中文标签模糊不清

相关部门将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

“在购物时,尤其是面对那些标称进口商品的店铺,我们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能仅仅被商家的花言巧语和店铺的华丽外表迷惑,更不能仅凭一时的好奇心就冲动消费。”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说道。

据了解,为保障消费者权益,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西夏区分局北京西路市场监督管理所执法人员近日对辖区内的俄罗斯商品馆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重点查看了该店的经营资质、商品生产日期及保质期、进口食品标识标签以及宣传用语等,并对该店进货台账、收货票据、供应商资质、产品检验报告、进口产品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等资料进行了逐一查验。

经现场检查,执法人员发现该店部分商品中文标签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容易对消费者造成误导。针对这一问题,执法人员现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并给予商家警告的行政处罚。要求商家现场立即整改,依据商品的产区进行分类摆放,并严格做到明码标价和消费提示,保证商品标签与实际摆放位置、价格信息精准对应。同时,执法人员郑重提醒商家,不得通过虚假、夸大宣传等手段误导消费者产生店内商品全部来自俄罗斯的错误认识,做好索证索票,确保商品来源合法正规,不同产地的商品分区摆放,确保标识显著消费者可辨别。

上海市联合(银川)律师事务所张怀灏认为,对于俄罗斯商品馆是否涉嫌虚假宣传的认定,要看商家在销售商品时,是否提供真实、准确的商品信息。如果商品并非进口,但商家却故意宣传为俄罗斯进口商品,这就构成了故意传播虚假信息或隐瞒真相的行为。这种行为会导致消费者产生误解,并基于这种误解作出购买决策。因此,商家的这种欺诈行为与消费者的错误购买决策之间存在直接且明确的因果关系。如果“俄罗斯”是用作对食品口味、风味、种类的修饰,应当明确说明,不能误导消费者。作为商家,唯有通过合法合规的经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而消费者则应提高警惕,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

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在购买进口食品时,可通过查看条形码来辨别商品来源。参考标签上的原产地信息和国际条形码组织(GS1)的编码规则,俄罗斯的编码开头前两位是46,中国是69。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进口食品需标注其在中国的注册编号,消费者也可据此核验商品真实性。

在此,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如遇到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或发现相关违法线索,应及时向辖区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拨打12345、12315进行举报。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将持续关注此类店铺的经营情况,加大监管和执法的力度,指导商家规范诚信经营,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记者 吴春霖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