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患者突发四肢无力

警惕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版次:11 作者:刘威

很多人都知道,甲亢主要表现为多食易饿、消瘦、心慌、手抖、多汗、怕热等。但银川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汪燕燕提醒,对于甲亢患者来说,如果出现全身无力、甚至肢体瘫软、呼吸困难等症状,要警惕是发生了低钾性周期性麻痹,需要及时救治。

病例回放

小伙突然瘫软不能走路,原来是低钾血症

春节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汪燕燕的门诊被人搀进来一位小伙子,小伙子的朋友说他突然四肢瘫软,不能走路了。经过问诊,汪燕燕了解到,这名患者小李有甲亢病史,春节期间经常熬夜打麻将,和家人朋友喝酒,期间还漏服了治疗甲亢的药物。就在发病前,小李刚参加了一场朋友聚会,酒足饭饱后准备撤离,却发现双下肢软绵绵的,跟瘫了似的,怎么也站不起来了。“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我给他急查了电解质和甲状腺指标,发现他出现了低钾血症,也就是甲亢患者常伴有的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汪燕燕介绍。

经过及时治疗以后,小李四肢无力的情况逐渐好转。汪燕燕反复叮嘱他,今后一定不要再熬夜饮酒,还要规律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定期到内分泌门诊复查,切忌随意停药,再发生严重的低钾,可能会危及生命。

低血钾为何会致肌无力?

“钾对人体非常重要,对人体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汪燕燕介绍,钾是体液中最重要的电解质之一,除了在维持心电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之外,对于保持神经肌肉正常的应激性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血钾的正常值范围是3.5~5.5mmol/L,当血钾<3.5mmol/L时,就被称为低血钾。当机体由于某些原因出现低血钾时,就会导致神经肌肉的应激性降低而出现肌无力甚至瘫痪。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更偏爱20~40岁的男性。一般认为,该病容易在人们疲劳、感染、创伤、寒冷、情绪激动、饱餐、酗酒等情况下诱发。该病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多与遗传相关,继发性是继发于其它疾病引起的低血钾而致病,常见的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的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四肢瘫软站不起来,是主要症状

上周,银川小伙小汪和朋友打完篮球后,大汗淋漓。原本活力四射的小伙子突然间双腿失去力量,而后四肢麻痹像是瘫痪一般。紧急就诊后,经过一番检查,最后小汪被确诊为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接诊医生说,小汪剧烈运动后出汗过多,导致体内排钾过多,同时近期他又在减重,容易引起钾离子摄入不足而出现低钾,所以出现四肢麻木无力。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最常见的症状是四肢无力,站不起来,如瘫痪一般。汪燕燕介绍,“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发作之初可能会有口渴、出汗、肢体酸痛、感觉异常等症状。肢体酸痛常常自下肢开始,逐步向上,并累及上肢,在数小时内瘫痪达到高峰。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严重的低钾会造成肢体瘫软,不能翻身,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窒息、心律失常等严重症状。”

甲亢患者为何容易缺钾?

甲亢这种疾病大家都比较熟悉,但很多人不知道,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是甲亢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甲亢和低钾血症,这两个疾病怎么会有瓜葛呢?

对此,汪燕燕解释说:“甲亢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明显升高,增强了细胞中转运钾离子的功能。血液中的钾离子大量跑到细胞里,造成低钾血症。另外,部分甲亢患者会经常腹泻,使得钾离子从肠道丢失过多,时间一长,就容易引起低钾。”

这些方法可预防

对于甲亢患者来说,如何预防低钾血症的发生?汪燕燕给出几点建议。

甲亢患者应适当摄入富含钾的水果,如香蕉、牛油果、橘子、山楂等。

要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水分不足会导致尿液浓缩,增加钾的排出。适量补充水分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

另外,要避免过度运动和剧烈运动。过度运动会导致大量的汗液流失,增加低血钾的风险。在高温天气下,要适当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

最重要的一点——及早诊断并规范治疗甲亢,尽量减少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提醒

青壮年男性突发瘫软

要排查甲亢

对于青壮年男性突发不明原因的肢体乏力或瘫痪,如检验结果提示血钾低,一定要注意有无怕热、多汗、心悸等甲亢的高代谢表现,同时完善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尤其对于那些补钾后症状快速缓解但反复发作的患者,一定要及时筛查有无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并排除其他引起低钾血症的原因。

对于低钾性周期性麻痹,补钾可快速控制症状,但是单纯补钾治标不治本。积极治疗甲亢是防止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复发的重要环节,只有治愈了甲亢,这种周期性麻痹才会渐渐消失。

汪燕燕医生坐诊时间

银川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

兴庆院区:周一上午,周四下午,周日早上

金凤院区:周三上午,周五上午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