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6 作者:沈亚婷
在银川,参保职工生育后申领生育津贴,只需线上提交相关生育资料,不出门、不跑腿,即可一站式完成生育医疗费用报销和生育津贴申领。智能、快速、便捷、省心,极大地满足了参保职工高效化、便捷化办理生育保险业务的需求,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足不出户申报
2024年9月17日,银川市参保职工马正花在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通过剖宫产顺利诞下一子。一个月后,她确认生育相关月份的医疗保险费已按时缴纳,便通过宁夏医保服务平台个人网厅在线申领生育津贴。按照系统提示,她上传了出院证和银行卡等必要资料。银川市医疗保障服务中心迅速受理并审核了她的申请,及时完成了生育津贴的支付。10月16日,马正花收到了一条详细列出生育津贴发放明细的手机短信,同日她的账户收到了包括生育津贴和产前检查费在内的总计30098.57元。正在休产假的马女士对此感到非常惊喜:“没想到这么方便快捷,不用出门就能轻松领取生育津贴和产前检查费,直接打到我的个人账户,真是太贴心了。”
2024年,银川市医保中心积极响应银川市医疗保障局关于高效办理生育津贴“一件事”的安排部署,推出了生育津贴灵活办理服务,极大地便利了参保群众,有效提升了公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提升申领效率
银川市医保中心医疗生育保险待遇科副科长冯丽芝介绍,过去参保职工申领生育津贴需要提交《宁夏回族自治区职工生育保险待遇申报表》《出生医学证明》《生育服务单》和出院证原件等材料。有时会因材料不全、信息填写错误或单位盖章等问题,参保职工常常不得不在单位和医疗机构之间奔波。为解决这一难题,银川市医保中心致力于简化医保经办服务,在“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优服务”上下功夫,并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大数据应用,推出了生育待遇“一站式”服务,实现了“材料简单传、费用快速拨、短信及时达”的生育津贴主动办理新模式,不断拓宽线上申领渠道。
冯丽芝还提到,现在参保职工生育后只需提供社会保障卡或银行卡、女方出院证原件或出院记录、门诊疾病诊断证明等材料,除了可以在生育协议医疗机构前端、医保中心前台等线下现场办理外,还可以选择“宁夏回族自治区医保公共服务平台网上服务大厅”、“宁夏医疗保障”微信公众号、“我的宁夏”手机APP等方式,足不出户即可申报生育津贴。
据悉,线上申报途径实现了生育津贴申领的“跨省通办”,参保职工可以随时查看申领进度,实现生育津贴申报“零跑腿”。经办机构审核申报材料后,将完成生育津贴的审核发放。生育津贴支付后,信息系统会自动发送生育津贴审核支付的温馨提示短信,确保参保职工对生育津贴的领取情况一目了然。
推动“免申即享”新模式
银川市生育津贴“一件事”改革的成功实施,得益于银川市医保局的系统性规划和创新举措。据银川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革首先从梳理办事材料和优化经办流程入手,通过深入调研,明确了创新改革的方向。随后,与各级医保行政部门对接,制定了精简材料和流程的具体方案。同时,与生育协议定点医疗机构和信息系统运营方紧密合作,完成了信息系统的流程改造,并对各级经办工作人员进行了全面培训,确保生育津贴“一件事”创新服务举措顺利落地。
为确保改革成效,银川市将医保经办服务的群众满意度和审核准确度纳入医疗机构的考核范围,并建立了常态化的监督考核机制。到2024年底,银川市通过进一步的信息共享和数据赋能,实现了参保人员在孕检、就诊、分娩等过程中的无感式办理和贴心化服务,显著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根据工作计划,2025年,银川市将继续以生育人群的需求为导向,创新经办举措,进一步优化流程。具体措施包括简化参保群众生育津贴的自助申报和查询操作,通过信息共享减少信息填入环节,降低参保群众自助办理的操作步骤,并优化协议医疗机构端的业务审核功能,推动医保经办服务提质增效。
截至2024年10月中旬
◆银川市市本级2024年
已支付参保职工生育保险待遇
超过4万人次
◆支付医疗保险基金3.52亿元
院端直接结算生育医疗费
1.35万人次
医疗保险基金支付
4220.56万元
支付生育津贴3.07万人次
基金支付3.1亿元
制图:黄芳
记者 沈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