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完压岁钱秒变“小富翁”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理好“第一桶金”

版次:04 作者:徐碧颖

“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不仅能玩个痛快,还能收到压岁钱。”近日,银川市民田琪对记者说,虽然大部分压岁钱最终由父母“代为保管”,但曾经化身“小富翁”的感觉依然让人感到兴奋和满足。那么,银川的家长和孩子们是如何看待并管理压岁钱的?如何能让压岁钱发挥更大作用?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家长

尊重孩子意愿 培养独立意识

“女儿还小,对金钱的概念很模糊,压岁钱对她而言更多的是仪式感和祝福,我希望女儿能通过压岁钱感受到长辈们的爱。”市民王女士说,今年春节她3岁的女儿收到的压岁钱颇丰,但孩子对钱的认识很有限。和往年一样,王女士将压岁钱统一存入银行账户,作为今后孩子的教育基金。王女士说,幼儿期的孩子正处于认知启蒙阶段,她会明确告知女儿这笔钱的去向,并通过一些做法帮助女儿形成正确的金钱观,比如买个大大的存钱罐,或者带孩子去银行,参与存钱的过程。

对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孩子,不少家长认为可以适当让孩子参与压岁钱的管理。“我儿子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对消费行为有一定认识,购买欲也增强了。”市民罗先生说,儿子今年10岁,他会和孩子共同制定压岁钱的使用计划,如果孩子有想购买的物品,会一起讨论这些物品是否有必要购买、是否实用。

市民周女士建议11岁的儿子设立自己的“压岁钱账户”。“一部分存入银行,学习理财;一部分用于购买喜欢的书籍或玩具,学习理性消费;剩下的钱去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比如捐赠给需要帮助的小朋友,培养公益意识。这样既尊重了孩子的意愿,又能让他从小学会理财,还培养了责任感。”周女士说。

朱女士的儿子今年17岁,她说:“高中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想独立管理财务。通过管理压岁钱,可以培养他的独立意识。”她认为,家长的教育不应是强制性的,而是通过沟通和建议,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权,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对于大学生而言,已经成年的他们有自己的经济观念和消费需求,市民耿先生说:“孩子已经21岁了,他说想把压岁钱攒起来买一部无人机,我们也支持他。平时的生活费孩子也不会乱花,还经常告诉父母自己想买什么大件物品。我觉得应该给予他更多的自由和信任,让他在实践中学会理财和规划。”

孩子

思考金钱意义 学习合理消费

过去,孩子们收到压岁钱后,往往会直接拿去购买玩具或零食,然而如今不少孩子对压岁钱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据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意识到压岁钱的价值,并希望通过合理的方式让这笔钱增值。

“我今年收到了6000多元压岁钱,想把大部分给妈妈让她存起来,再买点平时想买的玩具和礼盒,剩下的当成平时的零花钱。”五年级学生浩浩说。妈妈支持他的想法,觉得让孩子管理部分压岁钱,能增强理财意识。“我会定期让他查看账户余额,了解储蓄的意义。平时,我们也很注重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希望孩子能体会到压岁钱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应该用在有意义的地方。”浩浩妈妈说。

中学阶段的孩子,理财观念更加成熟,他们开始学习合理规划压岁钱,并明白一些大额支出需要攒钱才能实现。

九年级的佳佳想在中考结束后去厦门旅游,为此她打算将1500元压岁钱存下来,用于今年夏季的旅行支出。“花自己的钱能让我更理性,买到真正想要的东西。”佳佳说,平时,父母也会带她一起学习理财知识,有时还让她参与一些简单的家庭理财决策,如小型家电的购入、制定家庭旅行计划等。

“投资还是储蓄?”“怎么花不会后悔?”……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管理规划和多元理财方面,大学生们已经付诸行动,但上述问题也常常引发他们的思考与讨论。

大四男生小苏瞅准了一款价格在一万元左右的中高端架子鼓,“用今年的压岁钱买还不够,还得自己攒点,但我觉得很值,算是送给自己的毕业礼物。”小苏说。

同时,一些大学生也把目光投向了理财产品,大学生小齐选择购买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类产品,而他的室友小胡则选择购买基金,希望能获取更大的收益。

建议

引导孩子科学适度消费

开学前,市民韦女士和女儿商量后,打算用孩子的一部分压岁钱给她配备全新的学习用品,“花自己的钱,她会更珍惜文具,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韦女士说。

兴庆区第十八小学的李老师建议,家长们要引导孩子适度、科学消费,监督孩子安全消费。可以给孩子一部分压岁钱,让孩子体验支配金钱的“掌控感”,同时引导孩子列出清单,根据需求的优先级做好预算,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同时,李老师提醒,对于孩子出现沉迷于购买卡片、盲盒等商品的情况时,家长要耐心沟通,避免孩子花钱大手大脚。此外还要引导孩子树立安全意识,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产品,选购前注意辨识产品标识信息。

家长谭女士建议,家长要针对未成年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特点,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共同商讨压岁钱的合理规划,态度不能过于强硬。同时密切留意孩子日常支出,避免产生与年龄不相符的大额消费支出。

记者 徐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