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趣的书店

邂逅城市灵魂栖息地

版次:03 作者:吴璇

书店作为知识的殿堂和文化的载体,以其宁静而富有力量的氛围,承载着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它们不仅是图书销售的场所,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创意孵化的活力空间以及心灵滋养的精神家园。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了银川市3家独具特色的书店,深入挖掘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经营理念。

A

怀远书房

多元活动为文创发展注入新活力

坐落于银川市西夏区的怀远书房,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在年轻群体与网红经济的簇拥下焕发出勃勃生机。作为集文化交流与创意孵化于一体的复合空间,怀远书房以书籍为媒介,打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态。

据大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平原介绍,书房采用三层立体空间设计,各楼层功能定位明确。一层作为核心展示区,不仅陈列精选图书与文创产品,更设有文创研发中心,专注于开发与地域文化相关的IP文创。书房还与高校合作,举办专题展览和比赛,为文创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地下一层被打造成青年创客孵化空间,集手作工坊、文创展示、主题分享会等功能于一体。该空间特别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路演支持,并推出“青年夜校”项目,开设版画制作、影像拍摄等实践性课程,深受年轻群体欢迎。

在运营策略上,怀远书房创新性地采用“公益+商业”双轮驱动模式。平原透露,“书房计划拓展葡萄酒文化主题,举办庄主分享会、新酒发布会,并开发相关文创产品。未来,还将策划小型市集、咖啡烘焙节、诗歌节等特色活动,在提升文化影响力的同时,探索文创销售、活动收费等多元化盈利模式,致力于将书房打造成为怀远片区的文化地标。”

B

蔷薇书店

都市中的文艺绿洲与文化社交新空间

坐落于北塔巷的蔷薇书店,犹如一方文艺净土,为都市人提供了一处精神栖息之所。书店主理人阿豪精心挑选的书籍整齐陈列于书架之上,每一本都如同待发掘的珍宝。

作为一家复合型文化空间,蔷薇书店打破了传统书店的经营模式。店内不仅提供简餐、咖啡等轻食服务,还精心设计了舒适的阅读区域,让读者能够静心享受阅读时光。阿豪表示,书店致力于打造一个集阅读、交流、休闲于一体的文化空间。通过定期举办读书会、主题沙龙等活动,将原本孤独的阅读行为转化为充满温度的文化社交体验。

在运营创新方面,蔷薇书店不断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除了制作高品质播客节目外,书店还策划了丰富的文化活动,比如,每周固定电影放映、主题共读会、脱口秀表演、音乐分享会等。阿豪透露,未来还将尝试举办摄影展、诗歌展及女性主题观影活动,进一步拓展书店的文化边界。

然而,书店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阿豪坦言,虽然已在本地建立起良好的口碑,但品牌影响力仍有待提升。版权限制、场地规模等客观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书店的发展。即便如此,书店主理人依旧充满信心,计划利用休息日(如周三、周四)在其他区域举办文化活动,以期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读者群体。

C

不茫循环书店

打造可持续理念下的阅读新体验

与其他传统书店不同,不茫循环书店以服务大众为宗旨,创新性地将“循环经济”理念融入书店运营。倡导书籍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循环,书店致力于让每一本书都能实现其最大价值。

书店主理人马桂桂介绍,不茫循环书店采用“书店+”的多元化经营模式,巧妙整合了饮品服务、文创产品、读书会、教育培训及知识产权代理等业务板块。这种创新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书店的场地资源,还发挥了主理人的专业优势。其中,饮品区为读者营造了舒适的阅读环境;读书会促进了读者间的深度交流;教育培训和知识产权代理业务则为书店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

书店最具特色的当属每月定期举办的旧物置换活动。“这项活动不仅实现了书籍的循环利用,更推广了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念。”截至目前,书店已成功举办4期旧物置换活动,每场活动都如同书友间的温馨聚会,参与者既能交换闲置物品,又能分享生活故事。

随着书店逐步发展成为多元文化空间,活动策划的复杂度和专业性要求日益提升。但马桂桂认为,每一场精心策划的活动所营造的独特氛围,不仅为书店带来了可观的人流量和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让参与者获得实质性的收获。这种双向价值的实现,使所有投入都显得意义非凡。

●记者手记

城市文化的精神地标

独立书店作为城市中的文化灯塔,以其独特的定位、创新的经营模式和精心策划的文化活动,为读者构建了一个个富有温度与深度的精神空间。这些书店不仅实现了商业价值的持续增长,更逐渐成为社区文化生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怀远书房的地域文化传承与青年创意孵化,到蔷薇书店的思想交流平台,再到不茫循环书店的可持续阅读理念实践,每一家独立书店都在城市文化版图上描绘出独特的风景。它们以书籍为媒介,连接起人与人、人与文化、人与城市之间的纽带,为都市人提供精神慰藉与思想启迪。

记者 吴璇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