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建言人工智能发展

如何让AI之路走得更有势头

版次:04 作者:据《北京晚报》

今年全国两会上,什么话题最热?人工智能当仁不让。以开源开放打破技术和行业壁垒,培养算法无法复制的创新思维,推动技术与立法齐头并进……代表委员的言语中,透露着抢抓历史性机遇的决心。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

加强开源生态建设

推动跨行业数据共享

“人工智能的竞争实际上是国力的竞争、生态的竞争。要把生态打造好,只有土壤足够肥沃才能产得多、长得好。”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建议,加强中国人工智能开源生态系统建设,推动跨行业、多领域的数据共享。

钟章队分析,人工智能生态主要有开源和闭源两种方式,其中开源生态通过开放源代码促进技术迭代、降低研发成本并加速技术创新,是全球人才共享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产学研结合、支持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目前,世界开源生态系统已具备高度的成熟性和规范性,为中国提供了重要参考。”钟章队说,DeepSeek应用开源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但要看到我国人工智能开源生态系统仍存在不足,如不同开源项目的接口规范和功能定位差异较大,兼容性不足;数据共享协作机制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较弱等。

“应加强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统一管理,推进完善数据共享机制,提升技术创新的全要素效率。”钟章队建议,制定技术标准和接口规范,推动企业协作与资源共享,打造良性生态,鼓励龙头企业积极投入开源生态建设,加速技术进步。完善开源项目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积极探索通过开源许可、贡献者协议、专利等方式进行成果保护。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

加快制定人工智能法

持续完善顶层设计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建议,把人工智能的引领性作用放在“十五五”规划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研究制定人工智能法,打好“组合拳”,构建一套有利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体系。

“人工智能不是科技工具的革命,而是科技革命的工具。”连玉明认为,未来5到10年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期,应系统编制人工智能“十五五”专项规划,加快研究制定人工智能法,重视人工智能企业的立法参与,强化人工智能立法的基础理论研究,破解人工智能在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知识产权、个人信息权保护等方面的立法难点。

连玉明还建议,开展人工智能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研究,持续完善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顶层设计。鼓励和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开源,建立统一大市场,打破行政壁垒,破除“信息孤岛”,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还应拓展人工智能的场景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在清洁能源、移动通信、自动驾驶、辅助医疗、低空经济、智慧城市等领域的落地应用,打造一批重点领域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方复全

调整领域学科布局

打造“人工智能+X”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正在产生越来越深的影响。”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方复全看来,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正催生出对相关领域人才的旺盛需求。

方复全认为,北京丰厚的教育科技人才优势、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为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学校可以整合多学科优势,加强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培养一批具有深厚理论素养、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具备突出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同时要根据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对学科布局进行科学调整,将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结合。”方复全说,从学科布局、专业设置入手,实现人工智能与其他不同学科的融合,让人工智能链接人文社科、艺术学科、自然科学等,打造“人工智能+X”的模式。这既能实现为教育赋能的目的,也是面向未来对人才培养体系的重塑与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

推进立法明确边界

强化行业自律共治

“人工智能渗透到千行百业,但‘AI换脸拟声’等技术的不当滥用也成为了违法侵权行为的重灾区。”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建议,针对“AI换脸拟声”等某一代表性问题,探索推出人工智能领域单行法,明确应用边界红线,完善侵权证据认定规则,加大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犯罪行为的刑事处罚力度。

作为AI深度合成内容传播的主要载体,各大互联网平台,尤其是视频平台,理应承担起主体责任。在加快立法的同时,雷军建议同步强化行业自律共治,压实平台等各方责任,支持平台企业开发可精准识别人工智能深度合成内容的技术能力,优化升级通信软件和内容平台巡查审核机制、投诉举报机制、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及时阻断问题内容传播。同时,加强人工智能方面的法治宣传教育,增强民众的警惕性和鉴别力,聚焦重点人群,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材中加入伦理规范内容,深入老年人聚居的社区开展相关知识普及活动,在全社会夯实“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人工智能发展生态。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