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春日花神宴”

以花为媒 标记春天里的欢乐和生机

版次:11 作者:冯元春

想好怎样迎接春天了吗?当春天、花朵、农场与一群热爱生活的人相遇,这个仪式感一定是非常浪漫的。

3月1日,恰逢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华传统文化里记载的“花朝节”。在桃李江南小区的美学农场,一场极富诗意的“春日花神宴”在这里展开,一群热爱生活、崇尚自然的人们相聚农场,一起迎接春天的到来。

A

沉醉在浪漫美好的春日

花朝节,简称花朝,也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春秋《陶朱公书》中就有记载:“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但因各地花开有早有晚,所以花朝节的时间并不统一,从二月初二到二月十五都有。也正是因为花朝节的多变性,让它成为了很多人最喜欢的节日。

策划人精灵说,古时每逢花朝,文人雅士会邀三五知己相聚,赏花之余,饮酒作乐,互相唱和,吟诵春天。她也希望在这样一个节日里,用春天的自然之味去宴请友人,品尝由她创意并制作的一场“春日花神宴”。

精灵是银川elf关系美学空间的主理人。五年前她就开始观察、拍摄身边的花,并用文字记录它们。在她的镜头下,花朵被放大了,成了一种视觉艺术。在她的笔下,花成了一首诗,即将慢慢储备成一本有关宁夏的风物志。五年前,她第一次筹办“春日花神宴”,用植物与花朵入菜,宴请好友。五年后,她又重新启动“春日花神宴”,开心极了。她说,这次依然是邀请一群有趣的人,着春服,品春酒,浴春风,沉醉在浪漫美好的“春日花神宴”里,聊聊那些时光里的动人故事。

B

宴会菜品以诗为名

“春日花神宴”一开始,就让人赏心悦目,让美在视觉上有了观感。因宴席居于田间地头,所以到处绿意盈盈。桌上花瓶里插着黄色的迎春花,四周的装饰以白色棉布为主。宴席邀请的女孩居多,她们大多身穿白色服饰,就像一朵朵姿态不同的白色花朵,落座在宴席的各个角落。此时,白色、绿色和黄色构成了“春日花神宴”的主色调。

一落座,每人面前摆放着一枚用毛笔书写的花笺,宴席的诗意瞬间灵动起来。当天的菜单美极了,也妙极了,主要以诗为名:芸窗浮玉(春日花神宴蛋糕)、丹青素烩(蚕豆胡萝卜)、山野清欢(口蘑油菜花)、翠影摇盐(芦笋)……还有一款“金镶翠钿”,其实是香椿炒鸡蛋,这是一大早去菜市场购买的新鲜香椿。香椿现炒,就是为了让大家吃到春天里的第一口鲜。有一碗菜叫“云腴叠翠”,最为惊艳。这是一碗豆腐豌豆汁,因豌豆碎里加了椰汁,细品之下,豌豆的香甜和椰奶气息相互交织,味道很甜蜜。

“因为当天是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习俗是要吃豆子,所以我专门做了豆子的设计,里面有黄豆、豌豆、甜豆,呈现了三个层次的变化。”精灵说,因为农场有个土豆哥,她从小就特别爱吃土豆,所以这次特意做了道菜名叫“金栗镂春”,也就是土豆泥花糕。她想用一款自然之味点缀土豆泥,所以用了菠萝蜜,“菠萝蜜香得浓烈,搭配土豆的淡雅,互相碰撞,瞬间产生美妙的春日之味。”

C

朗诵一首春天的诗

“春日花神宴”上,大家边品美食边交谈。来客们吃几口春日美食,再配一口来自贺兰山脚下的葡萄酒,愉快交谈,喝到微醺,生活有滋有味。

有人喜欢干白的清爽,有人喜欢起泡酒里淡淡的玫瑰花香,大家在花笺上写下自己的感受。品尝时,每个人都用感受到的植物和花朵去表达快乐。

此时,喝到兴起,一个有关春天的小游戏将“春日花神宴”推向了高潮。人人都成了一位赞美者,一位诗人,大家尽情歌颂春天。有人说:“春天是遇见一朵玫瑰花,可能一开始你会觉得它有点拘谨,还有点刺,但一靠近,却觉得它很甜蜜。”有人说:“春天像不知名的小白花,放在一个浅木色的首饰盒里。”也有人说:“春天是色彩的盛宴,更是对美好事物的期许,像脑补一个李子爆汁的瞬间。”那些诗句朗诵出来时,所有人都觉得妙极了,只听两句,便沉醉在这动人的春风里。

D

春日里即兴奏乐起舞

“春日花神宴”上,精灵还邀请了自己的好友,一起为春天谱写美好的乐章,上演了有关春天和时间的故事。

慕蓝琴社创始人蓝悦,用一曲古琴曲《酒狂》来表达对酒和花之间的连接。舞者步凡与马珺媛用时而激昂时而温柔的舞步来叩响春日的序章。手碟达人崔晶演奏了一曲自己创作的《春天》,空灵之音,徐徐进入每个人的心扉。艺术家药芹则即兴起舞,只见她手拿一枝油菜花,小心拂过大家的脸庞,轻轻送上春天的祝福。现场,所有人的内心情不自禁生发出喜悦,向她道一句“谢谢你,春天真好。”那一刻,大家把手握在一起,爱意在彼此之间流动。

精灵说,策划并举办这场“春日花神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希望以美学农场为平台,以人为本,重塑城市空间与田园生活之间的关系,“希望每个人到这里,都能感觉到这座城市是鲜活的、跳跃的、充满生命力的。”

记者 冯元春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