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8 作者:徐洋
□徐洋 (浙江杭州)
惊蛰前的这一天,天气非常暖和。我脱下外套搭在臂弯,走向地铁站。阳光明晃晃地照在脸上,竟有了几分初夏的错觉。路边的柳条已经泛出嫩黄,在暖风中轻轻摆动,像是不知所措的少女,被这突如其来的温暖惊扰了。
地铁出口旁,一片紫罗兰开得正好。它们不是零星散落的野花,而是城市精心种植的一片花海。深紫色的花朵一团团、一簇簇,像被打翻的颜料,泼洒在褐色的土地上。这是园林工人用紫罗兰填补了地铁站与步道之间的空隙,将原本的空白变成了流动的紫色乐章。
我蹲下身,看见紫罗兰的根茎整齐地排列在松软的土壤里。叶片上沾着些许水珠,想必是清晨的浇灌留下的痕迹。花瓣层层叠叠,在阳光下泛着丝绒般的光泽。几只蜜蜂在花间忙碌,它们的嗡嗡声与地铁进站的轰鸣交织在一起,竟有种奇异的和谐。
站台上人来人往。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士快步走过,公文包的金属扣在阳光下闪着冷光,他的目光紧盯着手表,眉头微蹙,仿佛在与时间赛跑。两个女学生并肩而行,其中一个忽然停下脚步,拉了拉同伴的衣袖,指着紫罗兰说了句什么,两人相视一笑。一位提着菜篮的老太太慢悠悠地踱步,在经过花丛时微微侧首,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温柔,嘴角轻轻上扬。
暮色渐深,紫罗兰的颜色愈发浓郁。它们让我想起江南的雨巷,想起戴望舒笔下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这些花儿多像一个个小小的梦,在这钢筋铁骨的都市里,固执地守护着属于春天的秘密。
地铁的轰鸣声由远及近,站台上的灯光次第亮起。紫罗兰在灯光下投下细碎的影子,像是大地的睫毛,轻轻眨动。我忽然明白,这些花儿为何要开在这地铁出口——它们是要告诉每一个匆匆过客:春天来了,请放慢脚步,看看这世界的美好。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此刻的紫罗兰,不正是这钢筋水泥中的“长安花”吗?起身准备离开时,我又回头望了望这片紫罗兰。暮色中,它们依然静静地开着,不喧哗,不张扬,却自有一份从容的气度。这让我想起人生,想起那些在平凡日子里默默绽放的美好。或许我们都需要这样一片紫罗兰,提醒我们:即使在最匆忙的时刻,也不要错过生命中的诗意。
走出地铁站,城市的灯火已经亮起。紫罗兰的香气还萦绕在鼻尖,像是一个温柔的提醒:春天就在转角处,而美好,往往藏在最不经意的时刻里。在这座永不停歇的城市里,愿我们都能像这紫罗兰一样,在喧嚣中守住内心的宁静,在匆忙中不忘驻足欣赏生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