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讲解员王瑞华:

有温度的讲述 让你爱上宁夏

版次:12 作者:吴璇

■讲述人:王瑞华

文博讲解员

■采访时间:2025年3月12日

■采访地点:银川

我叫王瑞华,毕业于宁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自2003年毕业后,便投身旅游行业,从开旅游大巴,到经营旅行社,再到2015年正式成为导游,直到现在成为一名文博讲解员,这期间,我经历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越来越喜欢上了这个新兴的行业。

1 从导游到讲解员

2020年受疫情影响,旅游行业身陷困境。当时,甘肃一家旅行社寻找导游,经同事推荐,我与对接人取得联系。对方提出要有持续不断的客源,行程涉及宁夏部分,还需做简单讲解。在这个契机下,我萌生了学习文博知识的想法。

那段时间,博物馆的开发断断续续。我拉了一个14人的学习群,约定每周六上午学习。但文博知识枯燥,需要大量时间钻研,很多人都陆续退出了,最后只剩我一个人,好在后来遇到其他志同道合者,队伍又恢复到四人。

当时,网络上最火的讲解团队也刚起步,大家都在探索。我们抱着深度学习的态度,一直坚持着。

到了2023年“五一”期间,我们在小红书上架了文化精讲产品,大受欢迎,我们的讲师供不应求,团队规模不断扩大。

说起转型做文博讲解员,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不适应带旅游购物团。旅游市场上有一种低价旅游团,俗称“KB团”,导游需让游客在旅游中消费够一定金额。而我更倾向做文化类讲解,在为旅行社导游培训,讲贺兰山、长城、黄河等文化元素时,很多导游都觉得我讲得新鲜,这让我意识到文化讲解的重要性和市场需求。

2 多维度讲述宁夏文化

开始从事文博讲解后,我从多个维度立体介绍宁夏文化,讲解重点围绕长城、贺兰山、黄河等元素展开。贺兰山岩画是讲解重点之一,我和团队其他讲师深入学习贺兰山岩画研究专家贺积德先生的著作,还研读《诗经》等大量相关书籍,形成自己独特的讲解方式,并将多方面知识融合,为游客呈现全面、深入的文化内容。

为了把枯燥知识转化为游客喜闻乐见的形式,我们采用一对一的小团讲解模式,最多七人,以家庭亲子团居多。在讲解中,我们总结出因人施教的方法,根据游客年龄、兴趣调整讲解方式。对孩子用更幽默、更生动的语言;对成年人注重讲解深度的文化内涵。同时,坚决杜绝简单粗暴的背词,要求每个成员都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能灵活应对游客提出的各种问题。

3 在磨砺中不断成长

在讲解过程中,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有一次,在宁夏博物馆二楼展厅讲解时,一位游客提到草木灰与瓶子的关系,问题很专业。幸好我前一天刚看过相关内容,才准确进行了回答。这让我意识到持续学习的重要性,也意识到文博讲解工作充满挑战,随时可能遇到各种专业问题,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很容易陷入尴尬境地。

可以说,这份工作最大的挑战是要不断学习提升知识水平。游客来自各行各业,可能提出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只有持续学习才能应对自如。而且,要在众多讲解团队中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的特色,也并非易事。

当然,这份工作也给我带来很多收获。每当看到游客对我的讲解表示认可,收到好评、感谢,内心都会充满成就感。而从导游到文博讲解员,这种身份的转变,也让我感受到自身价值的提升,获得了更多尊重。

4 提升持续学习和输出知识的能力

目前在宁夏,能做深度讲解的文博讲解员数量不多,包括我们“小虫旷负”“三毛游”和“大咖说”等,总共可能不超过五十人。其中本土的“小虫旷负”,能达到成熟讲解水平的老师也就五人左右,还有四五个在学习中,加起来也就十来个人。

在人才储备和培养方面,我认为讲解员还是要从导游队伍中选拔。专业是重要考量因素,旅游管理专业出身有一定优势。

其次,对历史的热爱和持续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即便没有大学学历,只要热爱历史,有持续学习和输出的能力,我们都欢迎。我们不看重单纯的考证能力,持续学习和输出知识的能力才是做好文博讲解员的关键。

当然, 我们也会对新的讲解员进行培训,包括博物馆知识、讲解技巧等,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现在,很多人看到了文博讲解的商机,却不愿真正沉淀下来学习,想走捷径拿稿子背背就去讲解,这种方式行不通。我们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真正热爱文化、有扎实知识储备的人加入进来,一起为传播宁夏的文化贡献力量。

5 提供有温度的服务

未来,我们计划对承天寺和海宝塔做深度讲解,目前,团队中的5位老师都很有情怀,越干越觉得能体现自身价值,这也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像DeepSeek这样的人工智能,对我们的工作有一定辅助作用,查资料时能提供更全面、分析更深入的信息。但它始终无法替代人与人之间的服务。实际工作中,我们面对的是有情感、有需求的游客,经常需要处理突发状况、提供个性化服务,这些都是人工智能无法做到的。我们提供的是有温度的服务,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回顾做文博讲解员的经历,我感慨万千。从艰难起步,到如今在宁夏文博讲解领域有一席之地,过程中充满挑战和机遇,以后我也将继续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宁夏历史文化,感受这片土地的神奇魅力。

记者 吴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