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9 作者:孙瑞亭
今年可谓国产悬疑剧的“井喷年”,各大影视平台悬疑剧场的重磅新作轮番登场,从已播、正播到未播的剧集来看,国产悬疑剧迎来“基因突变”,在抽丝剥茧寻找真凶的“动线”上融入更加多元的剧集类型,如喜剧+探案推理、刑侦+犯罪心理、悬疑+法理释疑、破案+女性视角等,身份焦虑、博弈论、时间循环等诸多概念性元素被引入,这种“不务正业”让观众顿感新鲜的同时,也在尝试以解构悬疑自身的方式来触及时代脉动,从而力求通过颠覆传统破案风格来实现悬疑剧的“裂变式进化”。
A
拨开迷雾
触及时代脉动
今年的国产悬疑剧市场可谓“神仙打架”,目前已有《风中的火焰》《漂白》《余烬之上》《黑白诀》等多部重量级新作与观众见面,而更多风格迥异的剧集也已经进入“即将上线”的序列,在期待值拉满的同时,也招致了大量“怎么还不播”的吐槽,比如爱奇艺迷雾剧场的《低智商犯罪》《借命而生》《树影迷宫》《乌云之上》《正当防卫》等,优酷白夜剧场的《沙尘暴》《旷野之境》《无声的回响》等,腾讯视频X剧场的《人之初》《棋士》等,另外还有“爱优腾”剧场化运营之外的一些新品,比如赵丽颖的《在人间》、周冬雨的《海边的秘密》、唐探IP衍生剧集《唐人街探案之青年侦探团》等。
不出意外的话,备受期待的《棋士》《乌云之上》《在人间》《沙尘暴》会在本月上线。其中,《棋士》由王宝强、陈明昊、李乃文等主演,讲述王宝强饰演的普通教师意外被劫匪劫持,为了自救只能用自己的超高智商帮助劫匪摆脱警察,却一步步陷入犯罪的深渊;《乌云之上》由孙俪、罗晋主演,剧集围绕这对刑侦队里的好搭档展开,讲述随着由罗晋饰演的钟伟离奇失踪后,由孙俪饰演的韩青却发现多起失踪、碎尸、贩毒案件均与钟伟的失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人间》则聚集了赵丽颖、尹昉、张一山、周一围、董子健等众多实力派演员,剧集的看点落在了多重人格、虚拟空间与自我疗愈之上,概念性颇强;《沙尘暴》由悬疑剧常客段奕宏主演,讲述一老一新两位刑警重启调查一桩8年前的焚尸旧案,历经艰险最终擒获真凶的故事,故事与叙事看似常规传统,但其中的凌厉之风足以带来震撼质感。
尽管还在“吊胃口”阶段,但是从已经流出的剧集片花、素材、预告片等来看,从扫黑反腐到女性悬疑、从荒诞喜剧到世纪谜案、从身份焦虑到时空迷宫、从数学博弈论到VR互动……国产悬疑剧迎来“基因突变”,在抽丝剥茧寻找真凶的“动线”上融入更加多元的剧集类型,给人一种“不务正业”之感,但正是这种颠覆传统破案风格的剧情设定,既给观众带来了新的观剧体验,也通过解构悬疑自身的方式来触及社会热点与时代脉动,对人性复杂与时代变迁进行多维度探讨,在烧脑反转与现实思考上寻求融合与突破,进而让国产悬疑剧实现“裂变式进化”。
B
类型裂变
悬疑剧“杀疯了”
现在我们通过这些国产悬疑剧的创作密码,来看一看它们是如何通过“不务正业”,在类型裂变这条道上一路高歌猛进的。
首先以主打黑色幽默的《低智商犯罪》为例,这部改编自紫金陈同名小说的剧集,打破了悬疑剧所固有的沉重阴郁基调,将市井烟火气注入罪案,通过伪纪录片形式呈现了一出“笨贼误闯跨国走私案”的荒诞闹剧。在犯罪悬疑电影中融入黑色幽默、荒诞喜剧这类元素并不新鲜,国内国外已经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国内比较典型的莫过于宁浩导演的《疯狂的石头》,但在电视剧集中进行尝试的并不多见,尤其是借助喜剧外壳来展现人性荒诞的现实剧集还是比较冷门和小众。当然,这与导演曹保平的个人风格也有很大关系,不知道最终效果如何,但正如网友所调侃的那样:悬疑剧能笑着看也不错啊!《乌云之上》同样在题材上寻求突破与拓展,剧集通过碎尸案牵出跨境洗钱与暗网交易,将题材延展到扫黑反腐与跨国暗网领域,在加大尺度的同时紧紧扣住罪案的新变化、新领域等。全女性阵容的《隐身的名字》则对社会问题进行叩问,五位都市人因户籍漏洞沦为“不存在的人”,在身份迷局中展开生死博弈,光看倪妮、闫妮、刘雅瑟、刘敏涛、董洁这样的阵容也颇值得期待,再加上身份悬疑和大数据焦虑这两大社会热点与时代焦点,着实能够感受到悬疑外衣下的社会追问与时代思辨。
如果说以上三部剧集是尝试在类型上突破的话,秦昊主演的《借命而生》、潘粤明主演的《黑夜告白》以及廖凡与富大龙飙戏的《树影迷宫》则掀起了悬疑剧的“叙事革命”。《借命而生》引入“时间循环”的设定,让由秦昊饰演的狱警在二十年的追凶历程中屡次经历多重考验;《黑夜告白》则在五条叙事线交织并进的过程中试图将“碎片化”的真相予以拼接,这样的设计极为考验创作者的细节把控能力,否则很难在多重反转中丝滑推进剧情;《树影迷宫》则主打“参与式解谜”的噱头,让观众打破屏幕障碍,体验“互动追凶”的极致感觉。
在拓展题材与重构叙事的同时,国产悬疑剧也在透视时代、叩问社会。以高叶主演的《正当防卫》为例,剧集以家暴反杀案为起始,对正当防卫与司法困境进行了深入讨论,与当下的社会热点紧密结合,极具可议性。《风过留痕》讲述女法医通过各种自然科学助力破案,主打一个专业,而“环境物证链”的引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禁让人想起了曾风靡一时的港剧《鉴证实录》。值得关注的是,《风过留痕》以专业知识取代情感纠葛成为破案核心,凸显女性力量,打破女性在悬疑剧中的传统设定。
C
量质齐升
离“出海”还远吗
近年来,中国的微短剧、影视剧都已经开启了“出海”的旅程,国产悬疑剧在数量和质量上得到双提升,那么在谋求“出海”的这条路上能不能再往前走一走呢?目前,改编自竹已同名小说的国产偶像剧《难哄》正在全球最大的流媒体平台奈飞(Netflix)上热映,播放量一度进入全球前六位。这恰恰说明国产剧集在这类全球化流媒体的采购中,正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作为国产剧“出海”的重要渠道,奈飞上架过不少国产剧集,从古装宫廷到现代悬疑,从青春校园到都市爱情,类型是较为丰富的。在国产悬疑剧方面,奈飞在2017年买下了《白夜追凶》的播放权,这也是国产悬疑剧加入奈飞采购清单的起始,同一时期被购买版权的还有《无证之罪》。此后,“爱优腾”等视频平台推出的《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新生》等国产悬疑剧也都陆续上架且表现不错,其中《新生》一度登顶日播榜。
奈飞持续加大对国产剧集的采购量,一方面有其布局亚洲市场的考量,一方面也证实国产剧集的产能、口碑与影响力都在持续提升,同时也是国产剧“出海”的一个缩影。除了奈飞外,其他海外流媒体平台也都在不断入局,比如迪士尼就曾经购买了《庆余年2》《人世间》等国产剧集。当然,这种新的变化为国产剧集带来全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和新要求。毕竟“出海”的这些国产剧集主要还是集中在华语地区及其文化辐射区域播出,想要打进欧美主流市场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国产悬疑剧为什么要进行“裂变式进化”的原因之一,只有通过题材拓展、重构叙事、构建价值等方式来提升质量、打造品牌才能增强竞争力与影响力。
另外,想要实现国产剧“出海”的宏大目标,还必须坚持系列化、品牌化和产业化,只有形成IP效应才有助于品牌建设和热度维持,在做好海外宣发的同时,必须要通过多季开发来积累粉丝和热度。当然,这肯定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且做好品牌延伸链的系统性工作。其实,从微短剧到《黑神话:悟空》,从李子柒到小红书,从《哪吒之魔童闹海》到国产剧集,中国文化“出海”正一程程驶入“深海区”,这些生动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就在于,要借助平台之力、技术之能与集群之势,打造有韧性、抗竞争的平台,同时借助数字、AI技术来降低语言转换的时间成本,并且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构建产业链、形成生态圈,从而推动优秀文艺作品与文化产品成功“出海”。
以《哪吒之魔童闹海》成功杀入北美主流院线的排片表为例,一方面是电影本身实属上乘之作,是中国神话传说、古典文学IP内核“焕新”、释放时代活力的成功之作,另一方面则是其“出海”的策略与渠道运用得当。因此,我们既要形成稳定的优质作品创作机制,不断推出有自身特色且引发共鸣的产品,还要打造一批具有稳定受众的精品IP,同时要掌握当下文化IP传播的流量密码,通过内容年轻化、营销场景化、技术沉浸化等多元丰富的渠道来将其传播出去。
记者 孙瑞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