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作业播下收获的“种子”

版次:16 作者:周志翔

周志翔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春天的气息愈发浓厚。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不仅是农业领域,各行各业也应遵循这一规律,积极行动,为全年的“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在兴庆区通贵乡王家洼子渔场的养殖基地,一场别开生面的“水上春播”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从南方运来的1.5万斤蟹苗“喜迁新居”,在“塞上江南”安家落户。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基地对蟹苗投放进行了精细化管理,按照规格分为35头、50头、60头等多个等级,分别投放到不同的池塘。这种精细化投放方式,能让螃蟹在成长过程中大小更加均匀,确保中秋节上市时的产量和品质。

银川市的水产养殖已初具规模,但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品牌竞争力,还需进一步探索本地化的发展路径。告别粗放的养殖模式,进行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是实现更高收益的前提。正如蟹苗养殖一样,精细管理是关键。

目前,银川市春小麦播种工作已全面完成,播种面积达13.61万亩,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任务。春耕春播是作物生长周期的起点,对全年农业生产至关重要。高效完成春播,离不开精准作业和充分的准备工作。未来,仍需不断优化种植结构,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农业生产讲究时令,社会经济领域同样如此。政策的及时出台和有效落实,能够带动市场参与者尽早谋划、积极行动。近期,《银川市提振消费若干措施》发布,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演唱会经济。市财政将安排800万元,对在银川市范围内举办的演唱会、音乐节的主办企业,根据观众规模和人均消费情况给予奖补,每站次最高奖补200万元。

银川市民对演唱会充满期待,而政策的出台无疑为演出公司释放了积极信号。在各地争相抢夺优质演出资源的背景下,尽早对接才能获得更多选择空间。这需要政府与企业协同发力,精准扶持培育演出市场,共同打好演出经济这张牌。此时出台政策,不仅能让银川在夏秋季节迎来更多精彩的演出,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也将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