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4 作者:吴春霖
随着智能化移动应用和电子支付的推广普及,银川市各大停车场都在推行扫二维码自助缴纳停车费,这既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又节省了大量人力。自助扫码缴费虽然初衷很好,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存在不少问题。不少车主反映,自己在扫码缴纳停车费时,明明是可以直接输入车牌号付钱的小程序,却要先关注公众号、注册会员、绑定手机号,有时还要跟弹出的广告和“优惠活动”斗智斗勇。一系列繁琐流程操作下来,不仅耗时,在出车高峰时还易造成拥堵。
A 假优惠真广告 弹窗误导易被点击
3月24日,记者驾车来到金凤区凤台路停车场,停车半小时后准备驶出。记者用手机扫码后跳转至缴费页面,在该页面“立即缴费x元”蓝色框的下方,有一个白色框写有“领取5元券本次停车可用”字样,在其下方则是一个醒目的绿色“确认”按键。
这个“确认”按键是确认付款吗?记者点击“确认”后,竟自动跳转至广告链接,上面提示,车主需要绑定支付宝并开通自动包月服务,才可领取5元停车抵用券。记者粗略计算,如果按照正常扫码支付出场,需花费1分钟左右的时间,如果点击了下方醒目的“确认”按键,全程需要花费大约5分钟,且还不一定能成功领取抵用券。
在长城路一家商场停车场,记者驾车出场扫码缴费时同样遇到了问题:付款小程序支付页面的上方覆盖着一个广告,且关闭按钮很隐蔽,很容易误触打开广告。记者在该页面评论区查询发现,很多车主对这个小程序给予差评。随后,记者将此情况反映给停车场,工作人员称这是广告商投放的广告,与停车场无关。
记者走访发现,我市不少商场、写字楼、小区的停车场的扫码缴费平台都存在类似现象。记者将调查发现的情况反映给相关停车场收费平台,工作人员称这些现象的确存在,是广告商投放的。
B 无形增加负担 加剧车辆拥堵
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全市各停车场几乎都采用了无人收费方式,但在车辆出场时存在几种情况:如果停车场开通了ETC支付功能且车主安装了ETC设备,或者开通了无感支付,闸口会自动识别扣费,车辆很快驶出;车主如选择提前扫码支付,虽然也大概率会碰到广告,但相对来说出场还是比较畅通;如果是在出场时扫码缴费,那么就会因弹窗广告等原因浪费时间。此外,记者还发现,如果车主经常进出某个停车场,因为有数据留存,缴费流程会简单些。但如果是首次进入的停车场,由于不同运营商页面设置不同,消费者完成操作需要花费一定时间。
记者采访市民发现,不少市民都遇见过因误触而被扣费的情况。市民陈女士在一家停车场扫码缴费时,因误触广告开通了某会员服务,每月被自动扣除19元费用。万先生之前在停车场停车,应缴8元实缴了3元,次日收到扣除移动积分的短信,联系运营商时被告知,积分换成了停车券抵扣了5元。万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并未主动兑换过,很可能是在支付时不小心进行了操作。
“这些停车缴费广告真的很讨厌,无形中增加了市民的负担,而且这些做法已经侵犯到个人隐私了。”陈女士说,在她看来,让人反感的是商家的捆绑式广告推广,关注后会经常推送各类信息,甚至有欺诈性质的不良信息。
万先生告诉记者,从商场停车场开出时,有时候出口已排了很长的队伍,车主如果误点这样的广告,会加剧车辆拥堵。这些广告,有些是要求车主绑定公众号才能领取优惠券,有些则是要开通套餐才能领取,一旦车主在焦急的情况下操作,不仅优惠券可能无法成功领取,还可能会产生其他额外费用。
记者了解到,停车场缴费弹窗问题的处置解决,目前也存在“尴尬”。市民投诉后,停车场运营方多采用“这是停车设备自带问题”“将协助联系小程序运营商”“自费将误触缴费部分退还”等说辞消极处理。
C 广告发布者不应误导消费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汽车保有量日益增长,市场对停车的需求只增不减。电子无感支付的应用提供了智能化的停车服务场景,同时也为停车场、软件开发商带来了商机。而开发票、停车缴费等日常场景中频繁弹出的互动广告,也悄然成为新型消费陷阱的温床。这些广告以“领红包”“满减优惠”为诱饵,利用技术手段,针对人性弱点设计层层套路,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被动消费甚至诈骗风险。
针对消费者频频吐槽的停车场扫码缴费中存在的套路和乱象,上海市联合(银川)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怀灏表示,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了《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其中规定,以弹出等形式发布互联网广告,广告主、广告发布者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因此,强制消费者观看倒计时结束的广告才能进入缴费页面,或者没有关闭标志、关闭标志不清晰等情况都违反了法律规定。在停车场扫码缴费的场景中,如果广告以各种优惠、促销等信息吸引消费者点击,而实际上这些优惠或促销并不存在或与实际情况不符,那么就构成了对消费者的误导。
此外,停车缴费平台展示的广告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且停车场经营者应当对互联网广告内容负责。通过虚假广告内容来欺骗或误导消费者,涉嫌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尤其是在消费者参与活动后并未兑现相关权益,还可能构成欺诈行为。停车场经营者委托互联网平台或广告公司做广告,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广告发布者、广告经营者和广告主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张怀灏提醒,当遇到广告误导、强制关注公众号、过度索取个人信息等问题时,消费者应先收集相关证据,如截图、录音、视频等,以便后续维权。消费者可以先向停车场管理方或相关商家进行投诉,要求其停止不当行为并赔偿损失;如果商家未予理睬或问题未得到解决,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等进行举报,要求其对商家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如果问题严重,消费者还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商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推行无人值守停车场,尽管通过自助缴费功能节约了大量人力,拓展了电子支付使用场景,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大多数民众的日常使用,但强制关注公众号、注册会员或是虚假广告投放等行为很容易损害到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张怀灏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因此停车场要求只能使用电子支付缴纳停车费,甚至强制要求关注公众号或授权手机号,这一行为显然不合理,也是不合法的。”
D 无感支付覆盖率将达100%
记者了解到,为满足公众多样化、个性化出行需求,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银川市停车设施“无感支付”功能开通工作,以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为驱动,高效率推进停车设施“无感支付”开通目标任务。
“银川市是交通运输部开展ETC智慧停车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我们结合近年来ETC停车场拓展应用实践,积极搭建‘宁夏ETC’公众出行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打造了‘E泊士’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其中包含停车场管理系统、车场道闸硬件设备、ETC天线设备,为城市ETC智慧停车提供了一套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并已陆续在阅彩城、亲水体育中心、览山公园、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银川文化城凤凰幻城、瑞银财富中心、宝湖海悦等80家停车场安装了‘E泊士’智慧停车系统,后续将在银川市更多停车场开通具有ETC拓展应用场景的停车场。”宁夏交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银川顺泊停车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管理的停车场共284处、泊位3.9万多个,约占全市经营性泊位的17%,已全部实现无感支付功能,开通无感支付车辆49.8万余辆。今年,银川市在民生“十心”实事中,提出要缓解群众停车难题。国企率先示范,加快完成停车场“先离场后付费”无感支付,推行智慧城市场景应用,提高停车缴费便捷度,提升群众生活便利度。银川市将通过市场化方式,逐步引导商业综合体、居民小区、医疗机构、教育机构等停车场接入银川智慧交通服务平台,至2026年6月底,全市停车场“先离场后付费”无感支付覆盖率达到100%。
记者 吴春霖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