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装定制师马智:

西装是表达态度的战袍

版次:10 作者:王敏

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到跨界成为一名西装定制师,马智用了六年时间。如今,他希望用自己的努力,让定制西装成为人们表达态度的战袍,让每个人都能在生活褶皱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从容与自信。

银川街头的西装梦

银川万达金街的梧桐树下,二十岁的马智背着相机走过琳琅满目的店铺。2012年的夏天,玻璃橱窗里笔挺的西装在射灯下泛着微光,这个美术专业的大学生突然停下脚步,“要是能在这里开家西装店该多好”。十年后,在建发现代城银座,坐在自己亲手设计的NEED西装定制店里,马智仍记得那个瞬间:“当时根本不懂剪裁,就觉得西装有种让人挺拔的力量。”

命运的伏笔在四年后显现。大四那年,在海南念书的马智和同学一起在海南开了一个摄影工作室,有一天,一位北京来的客人来工作室拍照,聊天中,马智得知对方是在北京做西装定制的,那一刻,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就这样被重启了。

“把布料变成契合身体的‘第二层皮肤’”,带着这个梦想,2016年毕业季,同龄人都在投简历,而马智则坚定地直奔北京,找到了那位在北京主理一家西装定制空间的客人,开始了西装定制的“学徒”生涯。

“每天摸着不同克重的羊毛面料,就像在摸钢琴琴键。”马智的学徒生涯从分线开始,渐渐学会通过面料垂坠感判断支数,观察师傅用炭笔在牛皮纸样上勾画特体版型。某天给老师傅递锥子时,他忽然明白西装定制的内涵:“不是把布裹在身上,而是用立体剪裁给身体搭建建筑。”两年时间里,这个银川小伙从熨烫衬里的助理,成长为能独立量体的定制顾问,“2019年,我决定带着手艺回家,完成我最初的梦想。2021年,我有了这个空间,继续自己的西装梦。”

定制的本质是“人格外化”

“和一线城市的客户会主动追求定制不同,银川人对西装的认知和需求,需要被唤醒。”马智站在自己设计的空间里,落地窗外是西北特有的湛蓝天空。在他的空间里,黑灰色为主调, 搭配绿植和墙上的装饰画,简约中带着低调的高级感,衬托着不同区域展示的西装和相关饰品,让人走入其中便沉静下来,可以心无旁骛地开启一场与自己的深刻对话,而马智要做的,就是在这样一来一往的交流中,“看见”未来西装的主人。

“所谓‘看见’,是去充分了解客户的职业、性格,平时生活工作的场景,以及穿衣习惯等等,在这个基础上,还要从体型、年龄等角度再做考量,最终为客户推荐适合的颜色、面料、版型等。”马智说,定制的本质是“人格外化”,而西装定制师就像一个以西装为载体的“解读者”,当客户穿上自己和团队成员花费十天左右时间,精心为他定制而成的西装时,镜子里那自信的身影和客户脸上露出的满意的笑容,是给予马智最好的回报。

“印象中,曾经有一个客户,前期是他的助理来跟我们做沟通的,当时提出希望能选择面料质感好且轻薄的。几天后,当我们选了面料带过去时,客户自己却并不满意。虽然那款面料质感和光泽度都很好,但真实触摸感受后,客户提出还是希望选毛呢类偏厚的面料来做定制。那次也让我认识到——有时我们认为好的,客户不一定觉得好。”马智说,从那以后,他更加重视和客户的交流,希望自己能更好地“看见”带着期待而来的每一位客户。

藏在针脚处的秘密

“西装不该是束缚,而是表达态度的战袍。”马智介绍说,与品牌成衣不同,定制款西装更合体,也更能表达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我们做的西装,60%都是需要手工制作的,比如手工纳胸称、上袖、上驳头、缝制手工珠边等,这些细节都需要根据客户的特点和需求来设计。比如有人高低肩,有人O型腿,有人轻微驼背……都可以通过西装来改善身型上的小问题。”

对此,马智具体举例说,如果有客户轻微驼背,成衣西装总会在肩胛骨处堆出褶皱。“我们在后背中缝加了0.3厘米的弧形余量,就像给身体留了个呼吸的空间。”马智用拇指抵着自己后背比画,“手工纳的胸衬比机器衬更柔软,能顺着肌肉走向形成支撑,就像有双手在背后轻轻托着。这样制成的西装,穿上身后会让人很挺拔。”

这些藏在针脚里的秘密,往往要经过三次以上试样才能成型。马智的笔记本上记着某位企业高管的五次调整记录:第一次试样解决溜肩问题,在袖笼上方追加三角形补丁;第二次微调后背弧线,让久坐形成的腰腹赘肉巧妙隐形;第三次在驳头下端偷进0.2厘米……终于让客户露出笑容:“这领子把我双下巴都修没了。”

找到属于自己的挺拔姿态

“别被影视剧里的华尔街精英吓住,西装其实是一个人最好的时尚试验田。”在马智的视频号里,坚持更新着西装穿着的不同搭配,冬天的高领毛衫,夏天的白色T恤,或者带着条纹的衬衫,都可以外搭不同的西装,再配上或深或浅的不同材质的裤子,脚下皮鞋、休闲小白鞋都可以……丰富的搭配,时尚又有个性,适合不同的场合。

在马智的西装定制空间里,一切都有可能,一切存在也都合理。“别被规则吓住。真正会穿的人,是把西装穿成自己的皮肤。”马智说,就像他给空间起名为“NEED”一样,既是“需要”,又是“你的”,“我们需要做真实的自己,这也是我希望通过西装文化传递的态度。”

夜幕降临时,马智常独自整理面料册,手指抚过SUPER150S的温润光泽,停在460克法兰绒的粗犷纹理上。这些来自意大利或英国的布料,将在银川人的肩头讲述新的故事。玻璃窗映出他修改设计稿的身影,恍惚又是那个在万达金街憧憬西装的青年,只是如今他懂得了:真正的好西装不会让人正襟危坐,而是能让每个普通人,都找到属于自己的挺拔姿态。

记者 王敏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