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3 作者:陈星彤 张斌斌
4月8日清晨,在银川市荣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教室里,黄丹打开手机,在AI提词器的帮助下,对着镜头练习介绍岗位。同一时间,柳小红化着精致的妆容,打车准时到校,准备迎接当天的直播培训课程。这两位残疾学员,正通过银川市残联主办的直播带岗培训班,尝试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学习不止
让人生多些可能
“刚刚表现怎么样,肢体语言和口播上还有哪里需要注意呢?”结束与老师的实操训练,黄丹向在场的其他学员询问反馈意见,力求让自己的状态达到最好。
黄丹是一名患有癫痫的精神残疾人,她曾因身体原因被迫中断学业,如今在母婴用品实体店做导购。“实体店生意越来越不好做,我一直想试试直播,但不知道从哪儿学。”最近,她在一个公益群里看到培训班报名信息,立刻拨通了电话。等到社区的工作人员再转发培训信息时,黄丹早已完成了报名。
“感谢残联能给我们提供这样的机会,免费参加培训,这里的培训很系统很实用,哪怕后面让我再花钱去继续进修我也很愿意,如果能把在这里学到的东西用在我的本职工作上,拍视频发抖音,顾客看了我的讲解后会更信任我,业绩肯定能提升。”黄丹说。
肢体残疾人柳小红已经踏入了“自媒体圈”。她经营着一家小超市,闲暇时会在快手分享生活,视频点击率很不错。“但正规的直播运营技巧我不懂,比如怎么策划脚本、怎么和观众互动。”这次培训让她有了系统学习的机会。因为残疾人就业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在得知能够参加培训时,全家人的大力支持让她充满了信心,第一天实操课上,面对镜头的紧张让她在课后懊恼万分,但老师的耐心指导让她逐渐找到了方向。哪怕是课间,柳小红也在空教室里反复练习介绍岗位情况、工作内容、岗位要求。“我会用最高的要求督促自己进步,希望今后能给自己的人生增加更多可能性。”
数字赋能
开辟更广就业赛道
这场为期6天的培训,是银川市残联推动残疾人就业的最新尝试。银川市荣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张荣介绍,课程打破了传统职业培训的局限,采用“理论+实操+竞赛”模式,聚焦“直播带岗”这一新兴业态,精心设计直播技能实训、岗位适配指导、心理与法律支持三大模块的课程。优秀学员将直接推荐至合作企业就业或兼职,实现“培训即就业”的无缝衔接,一部手机就能为生活带来全新可能。“兼职直播一个半小时的薪资大概在40元至50元,全职的话一个月能达到3000元至4000元的薪资水平。”
直播带岗作为“线上春风行动”的延伸,正成为破解残疾人就业难的关键钥匙,无须远程通勤、时间灵活、技能可复制、不受身体条件限制。一期培训班最多只有15名学员,本次培训班早早满员后,还有不少人咨询,后续可能还会再加开自媒体、电商等领域的就业培训。
张荣提到,很多学员第一次直播时说“从没想过有人愿意听我说话”,而现在他们能够对着镜头自信地推介产品,更重要的是,用人企业通过学员的表现改变了认知,残疾人同样可以成为价值的创造者。
事实上,这场培训班仅是银川市残联推进残疾人就业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市开发残疾人就业岗位521个,新增就业250人,职业培训303人。
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春风行动”通过“线上直播带岗+线下精准对接”帮助378人达成就业意向,证明了数字化就业服务的效能。当前更需紧跟时代步伐,借助直播电商、短视频等新兴业态,为残疾人开辟更广阔的就业赛道。未来,计划将培训课程推广到更多县区,推进“残疾人直播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持续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搭建残疾人就业孵化平台,并计划开展“残疾人创业之星”评选活动,树立榜样力量。“我们不仅要帮他们找到工作,更要让他们在数字浪潮中实现自我价值,真正融入社会。”该负责人说。
记者 陈星彤 张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