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6 作者:刘旭卓
近年来,银川市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抓手,全面重塑城市发展格局。作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银川依托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起覆盖民生服务、城市治理和产业发展的全方位智慧化体系。
A
智能系统 护航一路通畅
“经第三方测评,2024年第一、二季度,银川在全国36个大城市干线绿波通行率评比中分别位列第3和第4名。”银川市公安局交警分局科技设施科副科长孙福成介绍。目前,银川已建成包括智慧云平台系统、高清道路监控系统、违停自动抓拍系统等九大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为交通管理提供全方位数据支撑,推动交通管理向智慧化、现代化、精细化发展。
“过去北京路早晚高峰拥堵至少20分钟,现在红灯等待时间缩短了一半。”孙福成在银川市交警分局指挥中心指着大屏幕说。以往优化信号灯需民警现场人工统计15分钟车流量,如今指挥中心的“超级大脑”可实时监测全市200多个路口的车流量、信号灯配时等数据,系统自动生成优化方案,动态调整红绿灯配时。
“我们的无人机按固定航线巡逻采集数据,用于全市交通智能优化。”4月2日,兴庆区交警一大队民警吴莎莎介绍,银川“交管+5GAI无人机”现代警务模式,可实现实时画面回传、高空喊话、空中巡逻等功能。
为提升事故处理效率,银川于去年3月15日上线交通事故视频快处系统。发生轻微事故后,当事人通过“交管12123”APP视频报警,在交警视频指导下最快5分钟完成处理,实现“掌上办结”,既提高处置效率,又方便保险理赔,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和二次事故风险。
B
“打”公交车 提升出行体验
“‘银川智巴士’太方便了,解决了我接送孩子的难题。”4月3日,家住望湖景苑的张女士表示,孩子在2.5公里外的金凤区第十五小学上学,工作忙时无暇接送,打车费用又高,好在“银川智巴士”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据了解,银川于去年12月2日和24日分别在七子连湖片区、阅海及海亮片区启动“银川智巴士”网约巡游公交试运营。银川公交运营管理部副部长张文介绍,该服务采用“定站不定线”模式,根据乘客需求智能规划路线,提供“门到门”服务。运营时间为每天6∶40至20∶00,可根据路况和客流实时调整。试运营以来,日均服务乘客超550人次。
以张女士为例,她只需在孩子放学前10分钟通过“银川智巴士”小程序或“银川智行”APP输入起止点和乘车时间,系统就会自动匹配车辆信息并显示票价,支付完成后在指定地点等候即可。
“银川智巴士”是银川智慧公交发展的典型代表。近年来,银川抓住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发展机遇,全面推进公共交通智慧化建设。“我使用银川智行APP好几年了,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出游,都能查到实时公交信息。”市民王女士说。
银川公交智能调度系统自2012年6月投入使用以来,经过两次升级,现已集成北斗定位、AI智能排班等技术,可实时监测车辆满载率、新能源车电量等信息,大幅提升了公交服务水平和市民出行体验。
C
“问”AI引导台 省心省力又省时
“我想换驾照,需要办理什么手续?”4月3日,在银川市民大厅的银智办体验区,一位市民正在与AI智能引导台对话。工作人员介绍,这台智能引导台深度融合了DeepSeek与“希言”大模型,市民只需输入办事需求,系统就能立即推送事项清单,并同步显示业务窗口的实时排队人数、所需材料等信息,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银川市民大厅创新打造了四大智能办事场景:智能客服、无人审批、AI智能引导台和政务办公“私域智能”。其中,AI赋能的智能客服“小通”咨询回答准确率提升至98%;原本需要3个工作日的审批流程,现在缩短至3~5分钟;部门平均公文处理时间从3小时压缩至45分钟。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从“能答会办”到“智解民忧”的跨越式升级,便民利企服务逐步迈向“整体智治”。
去年12月13日,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邀请银川金格子影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在银川市民大厅体验无人工审批服务,该公司仅用3分钟就取得了电子卫生许可证。这是银川市推进公共场所卫生许可从“电子证”全程网办向“数字化”无人工审批改革的重要成果,有效助力企业快速落地开业。
近年来,银川市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持续升级智能政务服务。市审批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政务门牌”精准提供办事指引,实现了政务服务从办事窗口到群众“家门口”的延伸,获得了群众广泛好评。
D
居民在家点单 商家平台接单
“这个平台真的很方便,看到路边的树木需要修剪、小区有私搭乱建,或者需要其他服务时,我们只要拍张照片写明需求上传,很快就能得到反馈。”4月3日,金凤区枫林湾小区居民王华对智慧社区建设赞不绝口。
枫林湾社区党委副书记杜学萍介绍,依托数字社区管理平台和“金凤e家”APP,居民可以一键反馈路灯不亮、下水道堵塞等日常问题,真正实现了“信息多跑路、居民少跑腿”。
“以前采集居民信息,工作人员要抱着厚厚的登记本挨家挨户上门记录,现在一部手机就能完成所有工作。”杜学萍说,通过智能平台,居民可以线上办理养老认证、社保认证、开具介绍信等业务,省去了来回奔波的麻烦。平台还整合了辖区内洗衣店、水果店、超市等商业资源,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便捷服务。
“智能社区建设还大大提升了基层治理效率。”杜学萍举例说,有居民反映小区旁道路柳条遮挡视线存在安全隐患,网格员拍照上传后,平台立即将工单转派至相关部门,当天下午问题就得到解决,整个过程形成完整闭环。
一位居民现场演示了平台操作:“需要家政服务时,直接在平台上就能联系商家,特别方便!”智慧社区建设让居民真切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利。
记者 刘旭卓 文 海坤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