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12 作者:王敏
考古发掘现场,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这里,考古学家们手持专业的考古工具,小心翼翼地拨开历史的尘埃,轻轻拂去岁月的痕迹。每一个探方,每一件工具,都承载着他们对未知的渴望和对历史的敬畏。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考古科普书籍,一起走进考古现场,了解那些令人好奇的考古知识。
A
探方
考古挖掘的基础单元
探方是考古发掘的基础单元,是考古学家在遗址上划分的方形区域,用于有序地展开发掘工作。探方的设置不仅有助于考古学家系统记录地层信息,还能确保挖掘过程的高效性和科学性。
根据《田野考古学》(冯恩学主编)一书中的描述,探方的划分需要结合遗址的地形、面积以及考古目标。通常,探方的大小为5米×5米或10米×10米,这样的尺寸便于考古学家在挖掘过程中进行详细记录和观察。例如,在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中,考古学家们通过精确划分探方,成功揭示了不同文化层之间的联系,为研究古代蜀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外,“中国考古探秘纪实丛书”之《千古学案》(岳南著)里也提到,探方的划分是考古挖掘的第一步,它如同一个“三维坐标”,帮助考古学家定位出土文物的具体位置,从而还原古代人类活动的场景。
B
考古工具
见证考古学发展历程
考古发掘离不开专业的考古工具。从传统的洛阳铲到现代的电子探测设备,考古工具的演变见证了考古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主编)一书中提到,洛阳铲是考古学家最常用的工具之一。这种铲子以其轻便和高效的特点,能够快速探明地下遗址的深度和范围。例如,在良渚古城遗址的发掘中,考古学家通过洛阳铲的钻探,成功定位了城墙和宫殿的遗址,为后续的发掘奠定了基础。
此外,《科技考古掠影》(王昌燧著)一书中详细介绍了现代科技在考古工具中的应用。例如,遥感技术和三维扫描仪可以帮助考古学家在不破坏遗址的情况下,获取遗址的三维模型。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埃及金字塔的考古研究中,极大地提高了考古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C
细致入微
还原历史的真相
考古挖掘是一项需要极大耐心和细致的工作。考古学家们不仅要挖掘文物,还要记录每一层土壤的变化,分析文物的分布规律,从而还原古代人类的生活场景。
考古学家在发掘过程中会使用毛刷、小铲等工具,小心翼翼地清理文物周围的土壤。例如,在秦始皇兵马俑的发掘中,考古学家们用毛刷逐层清理陶俑表面的泥土,以确保文物的完整性。
《我一定要成为化石》(土屋健著)一书则从化石发掘的角度,展示了考古学家如何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判断化石的年代和形成环境。例如,通过对恐龙化石的发掘和研究,科学家们不仅了解了恐龙的形态,还揭示了地球气候的变化。
考古发掘现场是考古学家与历史的对话之地。通过探方的划分、工具的使用以及细致入微的发掘,考古学家们一步步揭开古代文明的神秘面纱。无论是三星堆遗址的辉煌,还是良渚古城的智慧等等,考古发掘都为我们提供了探索人类历史的钥匙。
记者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