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这些常见的花草,原来都是中药

版次:02 作者:新华社

春季气清景明,莺飞草长,处处给人清新明朗之感。此时万物竞相生发,正是调养身体、预防疾病的好时机。

广东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李小兵表示,这个时候天气乍暖还寒,是一些常见疾病多发或易于复发的季节。善用身边常见的应时本草,可以帮助调理身体不适。

蒲公英

“现在是采挖蒲公英最好的时候,此草既是老百姓喜欢吃的野菜,又全株皆药。除去杂质,洗净、晒干后,10克煎汤内服即可清肝胃郁火。”李小兵说,作为清热解毒的传统中草药,蒲公英在过去一般仅用于治疗热毒所致的乳痈、疮肿,有良好的效果,不仅可单独煎汁内服,也可以用新鲜的蒲公英30克~60克捣碎外敷。

新鲜蒲公英可以凉拌或者煮汤食用,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功效,但李小兵提醒:“蒲公英性寒,脾胃虚寒的人应适量食用,过量会引起腹泻。”此外,因为蒲公英中钾元素含量较高,有慢性肾病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食用时要格外慎重。

在野外采挖蒲公英时,应如何正确分辨?李小兵介绍,蒲公英最大的特点是没有茎,它的叶子贴地生长,而花朵则通过花梗高高挺立,很容易分辨。此外,当掐断蒲公英的叶片时,会流出白色浆液。“如果掐断后流出的是黄色浆液,那有可能会是白屈菜,它带有一定的毒性,切勿食用。”李小兵说。

槐花

四五月份,槐花串串垂珠,大老远都能闻到香味,是人们不能错过的美食。

李小兵介绍,槐花不仅是美食,也是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良药,其清香甘甜的味道背后,蕴含着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槐花主要用于治疗因血热而出血的病症,善治下部出血,多用于便

血、痔血等症,常配合地榆等药同用。”李小兵说,槐花可内服也可外用,内服取干燥槐花6克,用水煎服;外用可取适量煎水熏洗或研末撒于患处,治疗痔疮肿痛。此外,槐花配伍地榆,可止肠风便血,佐以白茅根能平肺热咯血。

“踏青时采摘回的野菜,要彻底清洗干净,充分焯水后食用,在工业污染较重的区域,尽量不要采摘野菜和草药,以防重金属污染。”李小兵提醒,自己在家煎药食用时,尤其要注意,疾病与年龄、性别、体质强弱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如自服中药后病情未见好转,要及时前往医院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