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发布《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实施方案》

到2030年将系统开设人工智能教育课程

版次:02 作者:李姝

近日,自治区教育厅印发《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实施方案》。

到2027年

全区中小学校全面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构建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智慧课堂,培育形成一批未来教育智能应用场景和教学范式,基本建成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师资体系、管理体系、评价体系。

到2030年

实现人工智能赋能全场景教育变革和样态重塑,形成以人工智能引领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生态,建成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

1构建进阶式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

系统开设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义务教育一至三年级与各学科融合开设,四至九年级纳入地方课程;普通高中将“人工智能”作为信息技术学科必选内容。有条件的学校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开设,到2027年实现中小学校全面开设。

优化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安排。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高中阶段侧重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

全面融入各学科课程。

2塑造人工智能应用生态

构建五育并举智慧教育体系。推进数据驱动的德育管理。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体育教学、探索智慧美育、探索开展“科技+劳动”融合教育。

探索人机协同教学新模式。

建立智慧教研新范式。

推进数字赋能教育评价改革。其中,2027年起,将人工智能素养纳入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中考信息科技测试范围。

构建教育数智治理体系。

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

3强化技术赋能基础支撑

加强智能应用场景建设。

丰富人工智能学习资源。

此外,《方案》提出,加强人工智能教育辐射带动,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引领行动。遴选2个县(区)建设人工智能教育试验区。建好6个国家级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培育30所自治区级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校,开展乡村学校人工智能教育提升行动,实施人工智能揭榜挂帅项目,激发各地各校创新活力、构建共创共享格局。

制图:梁惠琴 (豆包AI)

记者 李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