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5 作者:吴璇
走进银川金凤新华联广场12号楼的一间工作室,仿佛瞬间穿越到了古代。这里装修古色古香,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古代妆容道具与服饰。工作室的主人赵娇身着古风服饰,更让整个空间的氛围感瞬间拉满。“这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我对古代妆造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赵娇如是说。这位“80后”化妆师,凭借精湛的妆造技艺,在复原古代妆容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巧妙手法 呈现古时妆容
初次认识赵娇是在小红书上。当时,她分享了许多复原妆造作品,效果十分惊艳,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与评论。从先秦时期的素雅淡妆,到唐朝的华丽张扬,再到明清时期的精致婉约,她用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手法,完美呈现了各个朝代的妆容特色。每一组作品都宛如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让观者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到古代女子的绝美风姿。
“她的复原妆造不仅注重妆容的形似,更追求神似,力求还原每个朝代妆容背后的文化内涵。”一位网友评价道,那些精致的面靥、独特的眉形、艳丽的唇色,都在她的手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吸引了众多网友喜爱。
一次偶遇 让她爱上了复原妆造
赵娇与复原妆造的缘分,始于年少时的一次邂逅。17岁那年,她在老家河南开封的街头,看到一位化着古妆的女子,被她那美丽的妆造深深吸引,心中从此种下了成为化妆师的梦想。然而,在那个年代,人们对化妆师这个职业知之甚少,长辈们更是觉得这个工作不稳定,希望她能早日结婚生子,安安稳稳地生活。在父母的反对下,她的梦想被迫搁浅。21岁时,她凭借自己打工挣的钱去学习化妆,但学成后又被家人安排结婚,再次与梦想失之交臂。
直到28岁,生完二孩后的赵娇,在手机上偶然刷到一则美妆视频,心中沉寂已久的梦想再次被点燃。她下载了快手,开始关注各类美妆博主,并通过各种方式,跟随一位仿妆博主学习化妆技巧。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接触到复原妆造,并被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于是,她开始深入研究各个朝代的妆容特点,通过古籍、古画、壁画等资料,不断探索复原妆造的奥秘。尽管在学习过程中遭遇了团队解散、上当受骗等挫折,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坚定了在复原妆造领域深入钻研的决心。
梦想重启 与复原妆造的不解之缘
为了画好妆容,赵娇对各朝代妆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一谈到这个话题,她的话匣子就收不住了,不仅能把相关知识娓娓道来,还总能有一些独特见解。
唐朝是古代妆容发展的鼎盛时期,妆容风格华丽张扬,尤其盛行红妆,即面部涂红,搭配面靥、斜红、花钿等装饰,尽显富贵之气。“唐朝的发髻流行高髻,唇形饱满圆润,与魏晋南北朝的薄唇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时期的妆容充分展现了唐朝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和繁荣昌盛的经济文化。”赵娇说。
到了宋朝,女子的妆容则相对淡雅,唇形偏薄,出现了类似现代咬唇妆的渐变效果。明朝的唇形与现代较为接近,而清朝的樱桃唇形似小鸡嘴,还有花瓣唇、只画下唇等独特样式。每个朝代的妆容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思潮紧密相连,背后都有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
从妆容到造型 传承复原艺术的匠心之路
随着对复原妆造研究的深入,赵娇了解的相关文化知识越多,对古代女子的服饰和妆造越发感兴趣。她的追求,也从单纯的复原妆造容,变成了复原服饰和造型。
为了还原古代的服饰,她不仅学习化妆,还自学了做衣服和制作头饰的技艺。在她的工作室里,挂满了自己亲手制作的古代服饰,从选料到剪裁,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在制作头饰方面,更是融合了多种非遗传承技法,如仿点翠、金丝凤、绒花、丝网花等。其中,仿点翠和金丝凤是她擅长的非遗技艺。她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将这些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绒花质感细腻,适合制作各种花朵造型的头饰;丝网花色彩鲜艳,形态逼真;仿点翠则能呈现出独特的光泽和质感。她将这些不同的工艺巧妙融合,制作出的头饰精美绝伦,与妆容相得益彰。在还原古代服饰的过程中,她不仅注重外观的相似,还深入研究服饰的材质、款式和制作工艺,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赵娇在复原妆造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她用自己的行动传承和弘扬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她的故事激励着更多人关注古代妆造艺术,也让更多人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未来,她计划推出更多精彩的复原妆造作品,让更多人领略到古代妆容艺术的博大精深,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 吴璇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