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乡村的“诗与远方”

版次:09 作者:吴璇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贺兰县金贵镇,田园与文旅的交响曲在此奏响。热闹的金贵大集飘来烟火香气,“70、80回忆小镇”诉说着岁月故事,牡丹花乡中陆续绽放的牡丹,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田园诗画。农旅融合的创新实践,让金贵镇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土地,感受田园与文旅碰撞出的“诗与远方”。

金贵大集

亲切热闹的烟火气

每周农历的一、三、四、七这几天,位于贺兰县金贵镇联星村的金贵大集,就迎来了开集的日子,从周边乃至银川市内过来赶集的人,让整个金贵市集变得热闹起来,4月24日这天恰好就是开集的日子。

置身于热闹的大集,尽管周遭的声音此起彼伏,十分嘈杂,但那些小贩的叫卖声却格外清晰。这边是卖自家磨的辣面子,那边是卖活鸡,还有各种新鲜水果、特色小吃,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就连老人们常说的麸皮枕头,也能在这里找到,又舒适又好看。

如果逛累了,你还可以坐下来,吃一碗网红辣子拌面,红红的辣椒碎撒在筋道的面条上,随便拌一拌就特别下饭;还有凉皮和麻辣烫,也是来逛集市时必须去光顾一下的网红美食。

前不久,在2024年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名单中,金贵镇联星村成功上榜,这也是银川市唯一上榜的乡村。近年来,金贵镇积极打造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产业,以联星村为例,这里不仅有成功申报全区十大乡村特色集市的金贵大集,还有一投入运营就吸引了数十万游客前来打卡的保南大集,以及因赏花打卡而火爆出圈的牡丹花乡。“休闲旅游到金贵”,已成为许多旅游者的心头之选。

70、80回忆小镇

收藏动人的时光故事

穿过金贵大集后,可以看到一处古色古香的门头,青砖黛瓦,古朴典雅,门头上写着“70、80回忆小镇”的字样。这里,就是金贵镇依托过去老镇政府旧址,为游客们打造的一处文化休闲乐土。

跨过回忆小镇的门槛,时光仿佛瞬间回到从前,“小镇”里随处可见怀旧风格的建筑,有人在中间的空地上跳着皮筋,伴随着“马兰开花二十一……”的歌谣声,思绪似乎被带回了多年前的下午,和小伙伴们聚集在院子里,跳皮筋、踢毽子、丢沙包、捉迷藏……

小镇里的每个房间,也都特别有讲究,随便走进去一间,墙上贴着《黑猫警长》《足球小将》《海贼王》和《蓝精灵》等经典漫画的画报,展柜里摆放着形态各异的四驱车、恐龙蛋,还有不同年代的手机,每一样都足以让人穿越回小时候;而在另一间房子里,红色的大木箱是奶奶辈们用来装嫁妆的,她们带着这些大木箱嫁给心爱的人,用各种样式的粮票、布票、油票换来生活用品,开始了自己平凡却又幸福的一生,而那些铺着水泥地,设备简陋的理发店、花一毛钱就能打三分钟(价钱核实)电话的电话亭,都是过去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70、80回忆小镇”的负责人说,打造这里时,一个最重要的理念就是“真实”,小镇里所有的展品都是从民间收集来的,工作人员也都是联星村土生土长的村民,他们在这里工作,不仅与游客一起回味了过往的时光,也多了一份经济收入。

牡丹花乡

繁花铺就的“诗与远方”

美丽乡村不只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大自然的鸟语花香当然也不可或缺。移步来到金贵镇的网红打卡地——牡丹花乡。一入园,主路两旁生机盎然的桃林便映入眼帘。沿着主路向前走,穿过一片可供露营的宽阔草坪,就来到了牡丹花房,这里的牡丹花已经次第开放了。工作人员说,这里的牡丹多以紫斑牡丹为主,这种牡丹产于甘肃,是西北地区最为常见的一种牡丹。

整个牡丹花乡园区占地面积达到740亩,其中种植的精品牡丹有200亩,包括5大色系,200多个品种,每到五月盛花期,成片成片的牡丹竞相开放,让游客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而且,得益于新的繁育技术,现在牡丹花乡的牡丹已经可以实现“三季有花看”。

花香之外,牡丹花乡里还有果香。24座采摘大棚,45处体验营地,让这里成为集牡丹观赏、果实采摘、休闲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这里的经果林采摘区,种植了葡萄、草莓、桃子等23个品种,并实现了错峰错季上市,可谓四季有鲜果。与此同时,依托于牡丹产业开发的牡丹花茶、牡丹花酱、鲜花食品等,也深受游客和市场的青睐。

从热闹的烟火大集到充满回忆的小镇,从如画的牡丹花海到四季飘香的果园……在金贵这片土地上,传统与现代对话,文化与经济共生,乡土记忆、田园风光与产业创新正在深度融合,书写着乡村建设的生动故事,织就着令更多人向往的“诗与远方”。

记者 吴璇 文

李振文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