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8 作者:曹秀宏 (宁夏盐池)
入夏的傍晚,环城公园散步,一簇花闯入眼帘,“马兰花”——我惊喜地大叫。路过的人也都指指点点,“哦,这就是小时候总念叨的马兰花。”以后几天我都沉浸在和老朋友相遇的喜悦中,但看着丰硕艳丽的花瓣,总觉得哪儿不对,这是童年的马兰花吗?
童年的马兰花,是和着那首跳皮筋的童谣“马兰花开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还有那首“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们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的美丽歌谣。是在广袤的草原上,是在干旱的盐碱滩里一墩一墩凸出的马莲根上的淡雅娇羞。公园里,这梦幻迷人的花儿是马兰花吗?
回来突然间想起几年前在腾格里沙漠中拍的一组马兰花照片,还有好友在朋友圈的实地推送介绍。一对比,才知道看到的是“鸢尾花”,不是马兰花。物种日历告诉我,鸢尾花、马兰花,是“姐妹花”,同属鸢尾科植物。有人这样说,鸢尾花是大号版的马兰花,马兰花是小号版的鸢尾花。但有过童年记忆的我,更觉得这两种姐妹花就是来自两个不同的家庭,出落成了两种不同的气质。
马兰花淡雅,充满了野性美,如田间奔跑的小姑娘。鸢尾花艳丽、风姿绰约,更像贵族舞会上的大小姐。
马兰花我们也叫马莲花,它的花瓣狭长卷曲,在蓝天白云下,蓝得明亮透彻。墨绿色的叶片细长厚实,充满了质朴的娴静和清秀。每年五月立夏前后,在干旱的荒滩里相继悠悠绽放,它的根能深入地下吸吮到难以察觉的水分,滋养顽强又瘦长的叶子开出韧性十足的蓝紫色花,为初夏的荒漠原野点燃一束蓬勃盎然的生命之花。
公园里的鸢尾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碧绿色的叶片宽大,花瓣肥硕,真的就像鸢鸟的尾巴。花瓣色彩艳丽、脉络清晰,外轮的三片花瓣宽大而妖娆,内轮的三片则是细长而娇小。花瓣上深色的奇特纹路和斑点更迷幻,让人觉得里面似乎藏着很多密码,天生有着独特浪漫的迷人气质。
马兰花在草原上、盐碱滩里,和我的童年的生活息息相关。盐池秋雨多,土坯房屋顶的泥坯被雨冲刷,最容易漏雨,来年夏天要在屋顶上再上一层房泥。每到初春,家家户户就把野外滩里枯死的马莲根挖回来,用手一缕一缕撕开,搅拌在黄泥中,马莲根的韧劲就是最好的黏合剂,这样上的房泥既不会因太阳暴晒而裂缝,又减轻了房泥的重量,不会压塌房屋。马莲叶子割回来当作绳索,柔软结实,小时候家里库房架子上就经常挂着一溜马莲绳子。还用马莲草编一顶顶漂亮的草帽。到了端午节,家家包粽子用的捆扎物,也是马莲草,连同粽叶和捆扎用的马莲草,感觉那有一种草叶的清香味。
鸢尾花在花园里,在湿润的河岸边,在诗人、画家的浪漫笔触里。舒婷的诗中,那个会唱歌的鸢尾花迷倒了一代文学青年;梵高把最后的热情给了鸢尾花,诡异的画里,鸢尾花带着浪漫自由自在的恣意,也带着蓝紫色的淡淡忧伤。莫奈把鸢尾花植满了自己的秘密花园,他的画作中,鸢尾花成为了情感的载体,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鸢尾花用独特的美丽丰饶了河滩、湿地,也用特有的浪漫丰润了诗人、画家的灵感。
马兰花也好,鸢尾花也罢,每一种花都是独一无二的,或清新,或雍容;或质朴,或浪漫。在不同的季节绽放出它们最美的生命,短暂而又永恒。每当我的目光落在这些美丽的花朵上,心中便会涌起一股温暖的情感,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温柔起来。
如果哪天你再见到马兰花、鸢尾花,你可以试着叫出它们的名字,认识它们会让你的世界分辨率变得更高。
□曹秀宏 (宁夏盐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