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经济如何成为“抢不走的GDP”

版次:16 作者:冯杨

新闻背景

今年“五一”假期,各地演唱会、音乐节再掀热潮。全国多场音乐节轮番上演,不仅覆盖一线城市,更多二三线城市也加入“开唱”阵营。正是看到演出经济巨大的溢出效益,各地纷纷以音乐演出为支点,撬动更大文旅版图。从新疆草原到宁夏沙漠,一批带着浓郁地方特色的音乐节从本土生长出来,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音乐演出“唱”到哪里,哪里就可能获得大流量。因此,演出经济也被称为“行走的GDP”。不过,随着市场竞争升级,一些地方陷入争夺顶流IP、流量昙花一现的困局。如何将演出经济变成“抢不走的GDP”,打造城市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仍面临着一番考验。

网言网语

网友@天天开心:“演出经济不应仅仅是‘明星效应’,而应转向‘内容造血’。个别城市将演出经济简化为‘明星IP+LED大屏’,承办演出只会‘复制粘贴’,文化内核缺失,发展后劲不足。演出市场应该让每个城市都‘生长’出值得奔赴的文化盛宴,成为自己的‘流量担当’。”

网友@冰雅雅:“歌迷觉得来到哪座城市看演唱会更舒心、更开心,会影响到歌手以及主办方的决策。将短暂‘流量’转化为城市独特的情感记忆,让人们从‘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到‘因一场演出恋一座城’,才能形成持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