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牙日

一口坏牙不只让你疼痛难忍 还可能连累全身

版次:11 作者:刘威

生活中,你是否直到牙齿疼痛难忍,或者出现松动,才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其实,牙齿健康不仅仅关乎口腔,更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今年9月20日是第37个“全国爱牙日”,主题为“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副主题为“减糖控体重 护牙促健康”。

那么,哪些牙齿疾病高发?牙齿疾病与全身疾病有什么关系?生活中如何保持牙齿健康?本期,银川市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张江琳医生为大家解答相关问题。

1龋齿是最常见的牙齿疾病

龋齿是最为常见的牙齿疾病之一。据全国第四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我国3岁儿童患龋率为50.8%,5岁儿童患龋率为70.9%,12岁儿童患龋率为34.5%。口腔中的细菌以食物残渣为“养分”,代谢产生酸性物质,逐渐腐蚀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进而形成龋洞。儿童爱吃甜食,刷牙不彻底,使得龋齿问题愈发严重。

“初期的龋齿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只是在牙齿表面出现小黑点或小黑洞,容易被忽视。但随着龋坏的发展,牙齿会出现冷热刺激痛、自发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长期未处理的龋齿还会影响恒牙的萌出以及面型发育。”张江琳介绍。

2牙周炎是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

牙周炎是发生在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是成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长期口腔卫生不良,导致菌斑、结石堆积,是引发牙周炎的主要原因。牙周炎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口腔异味,很多人误以为是上火而忽视;随着炎症发展,牙龈会逐渐退缩,牙根暴露,牙齿出现松动、移位,严重时会导致牙齿脱落,不仅影响口腔功能,还可能影响面部美观。

3智齿冠周炎容易盯上年轻人

智齿冠周炎是指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多见于17~26岁的年轻人。

“人类颌骨逐渐退化,智齿萌出空间不足,容易出现阻生,导致牙冠部分或全部被牙龈覆盖,形成盲袋。食物残渣和细菌容易嵌塞在盲袋内,难以清洁,当身体抵抗力下降(如熬夜、劳累、感冒)时,细菌大量繁殖,就会引发炎症,导致智齿周围牙龈红肿、疼痛明显,严重时会出现张口受限、吞咽困难,甚至伴随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张江琳解释。

4口腔出问题,全身可能都遭殃

很多人以为牙齿疾病只是牙齿本身的事,其实不然。口腔就像身体的“门户”,这里的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全身。口腔里的细菌和炎症,可能通过血液“旅行”到身体各处,引发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健康危机。

研究表明,牙周炎患者患冠心病、心肌梗死的风险明显增加。这是因为,牙周致病菌可通过破损的牙龈黏膜进入血液,到达心脏血管,黏附在血管壁上,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同时,炎症因子的释放引发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破坏血管壁的稳定性,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糖尿病与牙周炎之间存在着双向关系。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升高,身体免疫力下降,牙周炎的发病风险增加。而牙周炎产生的炎症因子会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加剧胰岛素抵抗,使得血糖控制变得更加困难,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老年人、长期卧床患者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来说,口腔致病菌很可能成为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的“导火索”。当口腔卫生不佳时,大量的细菌在口腔内滋生,这些细菌有可能随着呼吸被吸入肺部,导致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如果孕妇患有严重的牙周炎,炎症产生的细胞因子可能会进入血液循环,刺激子宫收缩,增加早产、低体重儿出生的风险。

此外,牙周疾病还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阿尔茨海默病、炎性肠病等疾病存在关联性。

5牙医给出的护牙建议

可以说,把牙齿照顾好,就是在保护你的整个身体。在此,张江琳给出以下几点护牙建议。

●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每天早晚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采用巴氏刷牙法,选择刷毛柔软适中的牙刷,建议牙刷每3个月更换一次。

●使用牙线和漱口水

每天使用牙线,能够有效预防邻面龋和牙周炎。漱口水具有杀菌、消炎、清新口气的作用,但只是一种辅助清洁口腔的工具,不能替代刷牙。

●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是预防和早期治疗牙齿疾病的关键。建议成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和老年人则应适当增加检查频率。

●戒烟限酒

吸烟会导致牙齿发黄、口臭,增加牙周炎、口腔癌的发病风险。酒精会刺激口腔黏膜,降低口腔的抵抗力,使细菌更容易滋生。戒烟限酒不仅有助于口腔健康,对全身健康也大有裨益。

6想要牙齿好,减糖也很关键

饮食对牙齿健康也有着重要影响。平时多吃富含钙、磷、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蔬菜、水果等,有助于牙齿和骨骼的发育。

张江琳认为,减糖也是守护牙齿健康的重要防线。糖吃多了容易引发龋齿,摄入过量的糖还会促进牙菌斑的形成和积聚,引发牙龈炎、牙周炎等。

在购买食品时,我们要尽量选择低糖或无糖的产品。控制进食糖的频率也至关重要。每吃一次含糖食物,细菌就会利用糖代谢产酸,对牙齿发起一轮攻击。所以,即使要吃糖,也最好集中在某一餐或某一个时间段,避免分散在一整天吃。吃完糖后及时漱口能有效清除口腔残留糖分。

记者 刘威

本版制图:蔡廷(豆包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