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5 作者:王敏
夏日的宁夏儿童生态科普园里,一群孩子正蹲在枸杞丛旁低声交谈。“快看!白枸杞真的像珍珠一样晶莹!”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兴奋地喊道。这时,一位身披绿叶斗篷、头戴小苗的“自然精灵”从树后现身。“我是‘乡饽饽’,欢迎来到神奇的植物王国!”孩子们瞬间睁大了眼睛,仿佛真的走进了童话世界。这位神奇的“精灵”,正是研学老师张琰。在团队负责人桃子的带领下,张琰等研学老师开发了独特的情景剧研学模式,将宁夏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生动的课堂,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自然科学。
01
天然剧场,当童心遇见自然
清晨的阳光透过葡萄架的缝隙洒落,在科普园的碎石小径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张琰早早来到园区,仔细检查着今天要用的道具:一篮刚采摘的枸杞、几个昆虫观察盒,还有大家一起精心制作的“魔法地图”。其他老师们也各就各位:扮演“蘑菇匠”的李老师正在整理传统农具,“花妞”王老师则在百花园里修剪枝叶。当孩子们的欢笑声由远及近传来,整个园区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天然剧场。
“今天我们要帮助葡萄仙子解决一个难题。”张琰用神秘的语气说道,手中的“魔法杖”轻轻一挥,“大仁在葡萄园里发现了白色蚜虫,谁愿意当小侦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在接下来的探险中,“大掌”老师带着孩子们观察沙蜥的捕食习性,“花妞”老师引导他们辨别不同花卉的香气,而张琰扮演的“乡饽饽”则适时讲解生物防治的知识。当一个孩子惊喜地发现七星瓢虫正在叶片上大快朵颐时,整个小组都兴奋地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最让我感动的是看到孩子们的眼神变化。刚开始有些孩子害怕昆虫,但通过角色扮演,他们逐渐放下了恐惧,开始用探究的眼光看待自然。这种转变比记住多少知识点更珍贵。”张琰说。
02
让知识准确,让故事生动
夜幕降临,科普园里的灯光渐次亮起。桃子带领张琰和其他团队成员围坐在葡萄园旁的木桌边,桌上摊开着厚厚的采风笔记和教案草稿。“这个问题设置得还不够巧妙。”桃子指着剧本中的一段情节说,“我们应该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枸杞不同颜色的秘密,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
为了准备一节45分钟的情景剧课程,团队往往要花费数周时间筹备。上个周末,他们特地驱车前往永宁县的大青葡萄种植基地。正值葡萄成熟季节,果园里飘散着醉人的果香。“我们要找的是最生动的细节。”张琰指着葡萄藤上的蚜虫对同事们说,“比如蚜虫是怎么移动的,受害叶片会呈现什么状态——这些观察都能让故事变得更真实有趣。”
除了实地采风,团队还要查阅大量资料,并与农林专家召开研讨会。在准备“百草园”课程时,他们特地拜访了当地的老中医,记录下中草药的民间用法;设计“黄河探秘”课程时,他们沿着河岸走了十几公里,记录不同区段的植被变化。桃子翻看着密密麻麻的笔记说道:“我们既要确保知识的准确性,又要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来表达。”
03
不止于课堂,一份带回家的自然笔记
深秋的黄河岸边,一群身披侦探斗篷的孩子正拿着放大镜观察河岸植被。“乡饽饽”蹲在一个小男孩身边,引导他比较潮湿区和干燥区植物的区别。“看,这株植物的叶子比较厚实,这是因为……”她的话还没说完,小男孩就抢着回答:“因为它要保存水分!就像沙漠里的植物一样!”张琰赞许地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欣慰。
如今,张琰团队的情景剧研学已经走出科普园,扩展到宁夏的多个地方。在贺兰山下的农家果园里,孩子们化身“水果侦探”,学习果树栽培知识;在黄河古渡口,他们扮演“小小考古学家”,探寻当地的历史文化;甚至在社区的街心公园,也能看到孩子们跟着“花妞”老师认识城市里的常见植物。
“上周有个小朋友让我印象深刻。”张琰回忆道,“第一次来时他很害羞,总是躲在妈妈身后。但在‘昆虫侦探’活动中,他居然主动要求扮演瓢虫战士。现在他已经是我们的‘小专家’了,能认出20多种本地植物。”更让她高兴的是,很多家长反馈说,孩子回家后还会继续探索自然,有的开始种植观察盆栽,有的则养成了记录自然笔记的习惯。
这种教学模式也受到了当地学校的欢迎。桃子表示,团队已受邀前往银川市及周边多所学校,为青少年开展情景剧式研学活动。“我们正在培训更多老师掌握这种方法,”桃子说,“希望有一天,每个孩子都能通过故事来学习知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04
做阳光与雨露,守护每一粒“种子”奇妙发芽
“我们正在创作一部关于宁夏生态保护的儿童剧。”桃子展示着初步的剧本大纲,“剧中不仅会融入本地的动植物知识,还会加入黄河文化、宁夏特色民俗等元素。”更令人期待的是,这部剧从编剧到演出都将由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每个家庭都可以选择扮演的角色,参与服装道具制作,甚至加入剧情设计。”
除了儿童剧,团队还在开发更多创新项目:建立“小小讲解员”制度,让有经验的孩子带领新伙伴;设计家庭研学手册,使探索活动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开发线上故事库,让更多孩子能够接触到这种有趣的学习方式。
“教育不应该局限在教室里,我们希望能点燃每个孩子心中的好奇之火。也许今天的一个小‘侦探’,明天就会成为保护自然的科学家。”桃子说。
夕阳西下,科普园渐渐安静下来。大家一起收拾着孩子们落下的侦探道具,脸上带着疲惫而满足的微笑。在这群“精灵”们眼中,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等待发芽的种子,而情景剧就是那缕温暖的阳光、那滴滋润的雨露。当知识与故事相遇,当学习与快乐同行,教育便成了一场奇妙的冒险。
记者 王敏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