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4 作者:李尚



秋风起,“贴秋膘”,但在养生观念日渐成熟的当下,贴膘早已不是大鱼大肉的专属,当市场里的芋头带着泥土气息登场,这种兼具淀粉质感与天然清香的应季食材,不仅成了替代高脂肉食的绝佳选择,更以多变姿态,为秋日餐桌注入温润能量。
从文人笔墨到市井摊位
芋头入馔的历史早已浸润在文人诗词中。苏轼被贬海南时,曾为子侄烹制的芋羹赋诗:“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将这道“玉糁羹”的醇香比作龙涎,质感喻为牛乳,直言其味“人间决无此味”。陆游更在《闭户》中勾勒出“地炉枯叶夜煨芋”的闲居图景,十余首诗作里的芋头意象,尽显这种食材在乡野生活中的地位。
走进深秋的菜市场,芋头的香气混杂着泥土的芬芳,构成了这个季节特有的味道。摊位上,各式芋头琳琅满目,有乒乓球大小的芋艿,表皮带着细细的绒毛;有体型硕大的槟榔芋,褐色的外皮上布满深浅不一的纹路;当然,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来自广西的荔浦芋头,椭圆的身形,棕褐色的外皮,切开后可见漂亮的紫色纹路,如大理石般优雅。
芋头原产于中国和印度等地,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据《史记》记载:“岷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其中的“蹲鸱”指的便是芋头,可见当时芋头已是重要的救荒食物。
在众多芋头品种中,荔浦芋头无疑是最负盛名的。这种芋头个头大,卵圆形,粉质细腻,香气浓郁,煮熟后松软香甜,口感独特。正因如此,荔浦芋头在清代成为贡品,如今更是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香芋蒸排骨的鲜糯哲学
“芋头最妙的地方,在于它能吸收其他食材的精华,同时保持自己的个性。”在银川一家装修雅致的茶餐厅厨房里,厨师何长明一边熟练地处理着手中的芋头,一边说道。他在这行已经摸爬滚打了二十余年,对芋头的习性了如指掌。只见他将荔浦芋头去皮,切成大小均匀的滚刀块,整齐地铺在蒸盘底部。“芋头切块不宜过小,否则蒸制过程中容易化掉;也不宜过大,否则难以入味。”何师傅手法娴熟,刀起刀落间,淡紫色的芋块便已准备就绪。
接下来是处理排骨。何师傅选用的是小排,肉质鲜嫩,带有适量脂肪。“排骨需要提前腌制,这是关键步骤。”他将切好的排骨用豆豉、蒜蓉、生抽、糖、料酒和少许生粉拌匀,轻轻
按摩后静置十五分钟。“生粉能够锁住排骨的水分,使蒸出来的排骨更加嫩滑。”
腌制好的排骨均匀地铺在芋头上,何师傅又在表面淋上一勺花生油,这能让蒸出来的排骨更有光泽,也能带出芋头的香气。大火蒸制20分钟,出锅时撒上葱花和红椒丝点缀,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香芋蒸排骨便完成了。
蒸制过程中,芋头充分吸收了排骨的肉汁和豆豉的咸香,变得绵软入味;而排骨则因芋头的存在不显油腻,肉质鲜嫩多汁。芋头与排骨的搭配,堪称天作之合。“这道菜的精髓在于火候的掌握。”何师傅补充道,“蒸的时间不足,芋头不够软糯;时间过长,芋头又会过于烂糊。恰到好处,才是烹饪的艺术。”
蛋黄焗芋头条的酥脆诀窍
芋头的可能性远不止于蒸煮。何师傅又展示了另一道菜品——蛋黄焗芋头条。这道菜融合了咸蛋黄的沙糯和芋头的香酥,是近年来备受欢迎的创新菜式。
制作这道菜,何师傅选择的是质地较为坚实的槟榔芋。“蒸排骨适合用粉质的荔浦芋头,而做芋头条则需要质地稍硬的品种,这样在炸制过程中才能保持形状。”
芋头去皮后切成长条,粗细与手指相仿,清水冲洗掉表面淀粉后彻底擦干。“水分一定要擦干,否则下油锅时会溅油,也影响酥脆口感。”何师傅细致地叮嘱道。接下来是炸制环节。油温控制在160度左右,芋头条分批下锅,炸至表面微黄捞出;待油温升高至180度,再复炸一次,直至表面金黄酥脆。“复炸是为了让芋头条更加酥脆,同时逼出多余的油脂。”
最精彩的部分是裹蛋黄。何师傅将蒸熟的咸蛋黄压碎,在锅中用少许黄油炒至起泡,加入炸好的芋头条快速翻炒,让每一根芋条都均匀地裹上蛋黄碎。出锅前撒上少许白糖和香菜末,翻匀即可。
咸蛋黄与芋头的组合,是咸甜交织的绝妙体验。何师傅将成品装盘,金黄的芋条配上翠绿的香菜,色泽诱人。夹起一根,外层是沙沙的咸蛋黄,内里是软糯的芋头,口感层次丰富,咸香中带着微甜,令人回味无穷。“炒制咸蛋黄时火候不宜过大,否则容易发苦。加入少许糖可以平衡咸蛋黄的咸度,提升风味。”何师傅说。
温暖而治愈的香芋红豆沙
在城市的另一端,甜品店的主人徐丹正在熬制她的招牌香芋红豆沙。“红豆要提前浸泡至少四小时,然后小火慢煮,才能煮出沙沙的口感。”徐丹一边搅动着锅中的红豆,一边介绍。她选用的是颗粒饱满的赤小豆,煮至破皮开花后,用细网筛过滤,去掉豆皮,只留下细腻的豆沙。
芋头的处理同样讲究。徐丹将荔浦芋头蒸熟后,取三分之二压成泥,剩余部分切成小丁,这样既能享受芋泥的绵密,又能品尝到芋头块的实在口感。
豆沙与芋泥在锅中相遇,加入适量的冰糖和一小片陈皮,慢慢熬煮至浓稠。陈皮的加入是点睛之笔,它能中和甜腻,同时增添一层清新的香气。熬好的香芋红豆沙色泽淡紫,质感顺滑,入口是红豆的甜润与芋头的香糯,而后泛起陈皮的淡淡清香,温暖而治愈。“在微凉的秋夜,一碗热乎乎的香芋红豆沙,最能抚慰人心。”徐丹微笑着说。
除了红豆沙,她还向我们介绍了其他几种经典的芋头甜品。芋头西米露、芋泥、芋圆等,“芋头甜品的魅力在于它的包容性,无论是与红豆、西米搭配,还是单独成菜,芋头总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徐丹总结道。
记者 李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