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项目建设现场探访:要速度 看质量 考担当 重行动

版次:04 作者:陈星彤 宋志书 李鲲鹏 李姝 梁小雨

重点项目建设再提速、招商引资再加力、营商环境再优化,从项目建设到产业政策,从招商引资到就业增收,银川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全面掀起冲刺攻坚的热潮,紧盯目标、加压奋进,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打好打赢“百日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要的是速度,看的是质量,考验的是担当、注重的是行动,让我们将视野投向民生项目建设现场,看看那里的繁忙景象。

生态改善

建设新园 激活空间

公园经济火起来

近日,“银川市新建两座小微公园正式开园”的好消息刷爆了不少银川人的朋友圈,也在社交媒体广泛分享。虽然已是深秋,这两座公园里依旧是碧水映绿,鲜花盛开。

新建公园陆续投用

来到大碱湖海绵湿地生态公园与青少年宫东侧海绵公园,散步健身的居民已有不少,更有许多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嬉笑玩闹。银川市园林绿化质量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刘萨阳说,今年的公园建设加入了生态修复方面的内容,下一步,还会持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引入特色活动与经营场所,吸引更多市民游园。

今年,银川市新建了多个“幸福聚集地”——凤凰街(大连路—沈阳路)、团结路(凤凰街—阅武巷)、海宝东路(友爱街—京藏高速)三座带状海绵公园,大碱湖海绵湿地生态公园与青少年宫东侧海绵公园。而正在紧张建设的王家湖海绵公园建设项目也引来不少关注。

来到王家湖海绵公园建设项目现场,50余名工人与多台车辆设备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凤鸣驿站基础建设、园路铺装等土建工程与绿化工作。工作人员表示,二标段现在的土建工程完成了70%,绿化进度80%,整体工程进度约在75%~80%。计划于11月底完工,只是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地被花卉的种植要在明年开春后进行。

一座座街头巷尾的小微公园点亮了周围的一方天地,周边市民的“幸福坐标”刷新在了离家更近的地方,“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进园”的美好愿景也一步步走进市民生活。

激活空间释放潜能

银川市林草和园林管理局紧盯公园建设与亮点打造的同时,各个公园也在第四季度推出了形式多样氛围热烈的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中山公园、海宝公园、森林公园、唐徕公园、西夏公园、宁园7天累计接待量35.85万人次,带动周边消费超500万元,涵盖餐饮、零售、交通等多个领域。其中,中山公园、海宝公园、森林公园周边的餐饮、零售等业态假期营收较平日增长40%,公园客流的外溢效应显著。游客满意度高达98%。

此外,相关部门组织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企业进驻凤凰公园、中山公园、森林公园、海宝公园开展惠民展销,进一步激活公园等公共空间的经济潜能,为城市培育消费新热点。

游园步道、百亩花海、观叶长廊、亲子乐园……银川市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公园不仅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拥抱绿色、享受自然,更成为了演出、集市等活动最适宜的场地之一。银川市将做好公园文章,持续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指数,为“塞上湖城 大美银川”再添生态魅力,也将持续探索公园经济,拓宽消费场景,激活空间潜能。

道路畅通

精耕细作 有序推进

33个道路建设项目完工7个

连日来,我市集中开工的33条市政道路建设项目有序推进,不仅赋能城市更新,也将带给市民更好出行体验。

出行便利度大幅提升

这几天,银川市中北部康养路(阅北五路-阅北六路)道路工程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崭新的道路让周边市民纷纷点赞。“康养路修通了,从宁安大街通到亲水大街,市民出行特别方便。我们平时走花语轩小区、拾光印小区,或者过亲水大街进花博园去锻炼,都很方便。”“银川这两年修了很多条路,出行也越来越方便了。修路过程中对我们可能有点影响,但是修完之后出行便利度确实有很大提升。”

据了解,该项目位于金凤区宁安北街以西,哈尔滨路以北,亲水北大街以东,观湖路以南。道路全长620米,规划红线宽30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路灯、交通设施、桥涵工程、无障碍设施及附属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更好满足周边居民的出行需求,提高出行安全性和便捷度,进一步完善周边路网,为城市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0月10日基本完成建设任务。该条道路建设完成以后,能够把现有的阅北五路和阅北六路打通,进一步优化丰登片区的路网,为周边的小区以及阅海湾高级中学,提供便利的交通出行条件。”项目负责人邵杰说。

确保早建成早惠民

另一边,宁房云筑和院北侧规划路(亲水北大街—阅北五路)道路工程建设正酣,全长320米,红线宽度18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桥梁工程、道路工程、照明工程等。

项目负责人邵杰告诉记者,道路部分目前已经完成了水稳层的摊铺,以及道牙的栽设,将进行沥青层的摊铺;桥梁部分目前已经完成了基础施工,下一步将开始进行桥板的搭设,以及面层的施工。目前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这条道路开工的时间是8月底,按照现在的施工进展,预计在11月中旬全面完工,达到通车条件。”邵杰说。

近期,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集中开工的道路建设项目共33个。其中,新建市政道路31条,改造市政道路2条,包括上海路(人民广场东街-凤凰街、中山街-丽景街)两段道路改造和民族街(上海路-贺兰山路)道路改造。截至目前,已完工7个市政项目,剩余26个正在顺利进行。下一步,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精耕细作,合力攻坚,力促在建市政道路项目高质高效推进建设,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惠民。

管网更新

实施雨污分流 换上大管径管道

地下管网改造进入关键期

为了提升城市地下管网的系统性排水能力,今年我市加快了对地下管网的改造力度,民族街(上海路—铁路专用线)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已经进入关键期,正在加速对最后两段市政排水管网的更换,预计11月投入使用。同时,银川市六盘山路及宁安大街雨水管道工程、六盘山路(宁安大街-亲水大街)地下管线改造工程也在同步推进,预计今年年底前我市排水能力将得到一次整体提升,排水系统也将得到系统升级。

换上1.8米管径大管道

近日,六盘山路和宁安大街的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正在加速建设,在大型挖掘机的帮助下,地下陈旧的小管径市政管网被挖了出来,换上了全新的管径更大的排水管道。

“过去这条路上的市政管道窄的地方直径只有0.4米,粗的地方也不过1米,排水不畅除了管道老化陈旧,管路瓶颈也是一大原因。”银川市六盘山路(宁安大街-亲水大街)地下管线改造工程项目负责人王国明说,这次改造全部更换为了1.8米管径的管道,更换长度达到了1012米。排水方向由东向西,起点与宁安大街排水主管道连通,终点接至亲水大街现状同步进行道路恢复等附属设施。更换管径更大的排水管道,不仅解决了“卡脖子”的问题,随着六盘山路周边居民区的增加,也为未来该区域发展预留了空间,市政设施更新做到了从容有余。

雨污分流缓解排水压力

此外,银川市六盘山路及宁安大街雨水管道工程分别新建1955米的主管道和981米的副管道,排水方向由西向东,至宁安大街后向北继续延伸,至湖畔路与宁安大街交叉口后,汇入宁安大街已建成雨水管道。同步更换全线雨水口,连接管及道路恢复等附属设施。“这次通过实施雨污分流,将有效缓解金凤区南部降雨对市政管网的排水压力,雨水通过专用管道排入宁安大街雨水泵池,沉淀后可排入湖泊进行生态补水。”

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高城市雨水排放效率,快速疏导大量降雨,显著降低城市内涝风险,保障居民正常生活与出行安全,对提升片区排涝防汛能力、有效控制合流溢流对受纳水体造成的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银川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在雨污分流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市政部门将三区实施的小街巷雨水管道全部纳入城市主要排水管网,实现雨水的合理、高效利用,通过系统性更新城市管网进一步提升城市“韧性”。

学校建设

加工人 抢工期

新校区主体工程11月底完成

“绑扎钢筋是抢工期最好的时间段,我们比十天前多增加了200名工人,计划11月底完成全部主体工程。”银川市第二十四中学迁建项目主管丁昊介绍。作为银川市重点项目,银川市第二十四中学迁建项目以“只争朝夕、紧张快干、克难奋进”的工作作风全力推进施工进度,确保项目早完工、早投用。

据了解,该迁建项目位于文萃北街以东、大连西路以南、金波北街以西、培华路以北,总占地面积156亩,建成后可提供3000个高中学位,将有效缓解周边区域高中入学压力。目前,一期项目已经完成85%左右。自8月3日二期项目开工建设以来,每天都有500多名工人同时进场施工,现在现场正在进行满堂架搭设及墙、柱、梁、板、梯钢筋绑扎工作。

“当前项目推进呈现‘两期并进’态势,一期工程已进入室内装饰装修阶段,二期工程包含8座单体建筑及室外配套设施,目前,陆续开展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等工序,计划在今年冬季来临前完成主体封顶及二次结构施工。”丁昊说,整个项目预计2026年整体建成并投入使用。

延伸:优化三区普通高中布局

从学校区域分布来看,金凤区城南、城北和西夏区缺少普通高中教育资源,2023年已启动金凤区城南、城北的高中学校建设,目前已建成银川市第四十三中、银川市阅海湾高级中学,还需实施西夏区北部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建设,进一步优化三区普通高中学校布局。此外,我市还谋划启动建设银川市华兴高级中学和银川市第四十八中学(一期)工程项目。

农业项目

盯进度 查细节

他把“办公室”搬到工地上

眼下正值项目建设黄金期,银川市农业农村局靠前服务,从政策解读到要素协调,从手续办理到设计督导,全方位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推动各类农业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见效,让银川农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在灵武市郝家桥镇新民村,总投资2700万元的设施温棚项目正加速推进。截至10月 15日,113栋温棚的建设现场已进入攻坚阶段,各标段工人同步开展钢架搭建、膜布铺设及园区道路施工。项目计划10月底完成交付并投入使用,投用后将重点种植瓜果蔬菜与花卉,助力当地打造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带动产业升级。

“我们村是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移民吊庄,靠养牛羊、种枣树走过了这么多年。”新民村党支部书记代光有说。如今,这个有7个村民小组、1682人的村子,正谋新求变——通过积极争取农业项目资金,建起了温棚园区,还搭起“村党支部+企业+农户”的合作桥梁,让村民的增收路越走越宽,致富底气越来越足。

自今年5月下旬项目启动后,代光有便把“办公室”搬到了工地,几乎日日到场盯进度、查细节。在他眼中,这片土地不仅承载着村民增收致富的期盼,更绘就了新民村未来产业发展的蓝图,在各级部门和施工单位的坚守下,园区正一步步从蓝图走向现实。

延伸:今年谋划农业项目214个

今年全市精心谋划农业项目214个,总投资高达12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5亿元。其中重点突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因地制宜布局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5个,总投资92亿元,以大项目引领产业大发展;同时针对农产品加工领域存在的短板,重点布局精深加工项目25个,全力推动冷凉蔬菜、牛奶、肉牛等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

记者 陈星彤 宋志书 李鲲鹏 李姝 梁小雨